公正执法 法治汉中铿锵前行


 

 
 
(记者翟力强 柴栋梁)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那是排头兵一往无前的承诺。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那是先行者上下求索的路标。
在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汉中,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在国家级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驻区机构中,有一支善于探索,敢于创新,并取得了巨大成绩的队伍――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大队。他们经过六年探索实践,创出了“属地管理、群防群治、责任明确、联合执法”的新路子,走在了全国城管改革的前列,已成为城管工作改革创新的排头兵。
改革风起,勇立潮头
2016年,是城市管理工作者值得欣喜的一年。城管终于有了“娘家”——住房城乡建设部。这一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设立城市管理监督局,指导全国城管执法工作;住建部起草的《城市管理执法办法》正在根据各方意见进行完善……这一系列动作,显示我国城管体制改革开始破题。
住建部第一次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城市管理监督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已有10个省在2016年建立了省级联席会议制度。这种城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其实早在2013年8月,在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大队的倡导下,已在国家级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启动,并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这一路走的艰难而曲折。
单打独斗,举步维艰
2011年,由于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辖区多条道路开通,部分村民受利益驱驶,顶风违纪,特别是开发区西二环拆迁区村民违法建设的态势凶猛。虽然,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大队不断加强执法力度,但缺乏其他部门的配合,村民违建的情况还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例如,2011年3月开发区大队北区中队在崔家沟某组查处违法建设时,村组领导不但不劝阻村民,还当众鼓动说:“管委会占了我们村的土地,你们谁家房子不够住,想修就修”。由于缺乏部门联动,缺乏村组领导支持,村民违法修建得到部分村组领导的默许或同意,使执法人员和村民的矛盾十分突出,执法环境进一步恶化。执法队员在查处违法建设工作中经常遭到村民谩骂、抱腿、睡在执法车下、甚至遭到人身攻击,26名执法队员,一年内受伤人数多达18人。
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衮雪路车管所周边的市容整治问题一直是开发区市容管理的难点。因来车管所审车、上牌的客户多,车管所周边人流量大,拓号、照像、香烟、食品各种摊点在车管所周边聚集,一时此处市容混乱不堪。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大队多次组织集中整治,但这些经营户以开发区管委会征用了他们的土地,没有生活来源为由拒绝接受清理整顿,把执法人员下发的整治通知当场撕毁,对执法人员进行谩骂,整治过程中还多次对执法人员进行围攻,整治效果甚微,集中整治过后依然恢复了摊点乱摆的原貌,城管执法常常无果而终。
上下求索,因困思变
面对城管执法舆论一边倒,执法环境恶化的困境,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大队全体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一致要求改变执法工作单打独斗的局面。
2011年3月15日,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大队积极协调各村(居)领导支持城管工作,并制定了《关于落实岗位责任推行综合执法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汉市综执开队发〔2011〕9号),提出了在辖区各村(居)委会设立执勤点,将负责该村的执法队员和村组领导照片、电话公示于众。执法队员要将《城乡规划法》、政府通告等及时张贴到村委会,执法队员对责任区加强巡查,做好巡查日记,下班时与村组领导碰头,及时通报、研究对策,并将巡查情况告知中队长。这迈出了联合执法的第一步。
2011年3月30日,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大队向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上报了《关于加强规划执法实施联合监控意见的报告》(汉市综执开队字〔2011〕13号), 正式提出了“联合执法”的构想。2011年10月13日大队又以相同标题的红头文件(汉市综执开队字〔2011〕45号)再次向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出建立违法建设联动机制、设立联合执法领导小组的要求。2011年11月14日,大队向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上报了《关于2011年规划执法情况的专题报告》(汉市综执开队字〔2011〕58号),在文中申述了执法现状和困难,建议管委会定期召集规划、土地、执法、公安、办事处和各村组领导联席会议,互相通报情况,加大规划执法工作力度。
2012年 7月26日,在开发区党工委蒋利民副书记的亲自带领下,开发区创建办、规划、土地、城管执法、公安、综合办、纪工办、办事处等多部门联动,对汉宝路旁崔家沟村两家违法建设的钉子户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强制拆除。为了扩大声势,市执法局抽调直属、滨江、一、二大队30名执法队员予以支持。本次强拆活动80多人参与其中,出动执法车辆20多辆,调用了消防车、挖掘机等大型设备,严厉打击和震慑了违法建设行为,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更重要的是,管委会领导从这次行动中受到启发:只有联合执法、部门联动,才能打破瓶颈,走出困局。
柳暗花明,机制启动
   经过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大队几年坚持不懈的呼吁,终于得到开发区分管领导胡永健、党工委书记汪瑞亭的大力支持,2013年8月,《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联合执法工作的通知》(汉开发[2013]26号)应运而生,成立了由管委会领导牵头,国土、规划、公安、综合执法及办事处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开发区联合执法领导小组,标志着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执法机制全面启动。
联合执法小组成立后,经过反复探索、融合,办事处履行了责任主体职责,执法大队完善了执法主体程序,公安等部门全力配合,村组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出现在了执法现场。三年来,由办事处牵头、各部门联动,组织违法建设拆除活动152起,涉案面积9042.5平方米;强制回填苏家山村八组10户村民开挖在耕地内的水井1814口;查处破坏耕地开挖鱼塘的违法行为7起;配合兴元新区拆除违法建筑6起。13名暴力抗法者被公安部门传唤拘留,严厉打击和震慑了违法建设行为。尤其是2016年,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智产业园区项目进入实质拆迁阶段后,部分村民受拆迁赔偿利益的驱使,顶风违纪,连夜偷建抢建。联合执法成员单位进驻园区后,各部门配合,齐抓共管,联合执法小组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坚持昼夜巡查,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查处违法建设户18家,拆除违法建筑868.5平方米,做到发现一起拆除一起,对违法建设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零增长”。
联合执法工作模式的好处也在市容整治、建筑垃圾抛撒整治中体现无余,为汉中市“四城联创”工作做出了贡献,体现出了强大的活力。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董家营高速公路出入口大转盘周边,近年来自发形成的水果、蔬菜马路市场因占道影响交通,脏、乱、差等原因多次被群众投诉。2016年6月份,董家营村主任苏海录主动请缨,积极垫付资金,筹建董家营水果蔬菜便民市场,10月份便民市场全面建成。为彻底取缔马路市场,管委会伍天宝调研员召集南区办事处、区创建办、执法大队、南区派出所、有关村组召开联合执法专题会议,并协调资金决定在董家营高速公路出入口大转盘恒大地产、华峰加油站旁边的人行道沿上设置隔离护栏200米。10月24日汉中经济开发区创建办公室、开发区南区办事处、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大队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取缔董家营高速转盘马路市场的通告》,11月2日隔离护栏全部安装到位,迁移水果蔬菜摊点80多户。为防止水果蔬菜摊点迁入新市场后回流,由南区办事处牵头,市执法局开发区大队、董家营村委会、恒大城保安队联合对董家营高速公路出入口大转盘周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专项整治期间,对暴力抗法的人员由公安机关予以惩处。董家营高速公路出入口马路市场的迁移,不仅解决了市容管理老大难问题,而且创出了一条群防联治解决占道经营的新路子,为全面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江海潮涌,数不尽风流。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是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法宝,也是开创美好未来的关键。汉中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大队将会大力弘扬改革精神、不断总结工作方法,在认真汲取创新经验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不畏艰险、敢为天下先的开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