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点分析(二十二)


106.有资深网友问,苗老师,您读书整整三十七年,独立经济研究整整二十年,主要有哪些老师给您的印象很深?我苗实回复道,白驹过隙,我已经是四十出头的人了,安安静静读书半生,给予我学识的主要老师有物理学启蒙老师普利高津,他的耗散结构理论可以与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挂钩,对我触动很大,尽管我学习了至少十年物理学,听讲过许多物理学理论;佛学启蒙老师济群法师,他的《学佛者的信念》《幸福人生的原理》《心经的人生智慧》,我反复研读过;易学启蒙老师金景芳,他的《周易全解》,趣味无穷,百读不厌;国学启蒙老师南怀瑾,他的系列作品,我几乎都认真读过,表面上通俗易懂,实质上博大精深;历史启蒙老师之一蔡东藩,他的系列作品,有不少细嚼慢咽过,蛮有味道;历史启蒙老师之二黄仁宇,他的系列作品,细腻周到,分析透彻;哲学启蒙老师李泽厚,他的系列作品,非常有魅力,大学时期一直在吸引着我;经济学启蒙老师之一萨缪尔森,他的《经济学》,前前后后买了好几个版本,尤其是12版红皮上下册,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的,随后还配备了习题集,我下过很大功夫;经济学启蒙老师之二马克思,他的《资本论》,好多人在强调,我当然要学习了解清楚;经济学启蒙老师之三林毅夫,他的著作,论文以及文章,长期追踪,有精读有泛读,尤其是他提出新结构经济学以后,更是倍加关注;经济学指导老师白永秀,他的言传身教,包括对中国经济的把握,对改革转型的分析以及对区域经济的理解,我受益颇多。目前,我著述有200多万字,代表作有改革转型两部曲《中国经济如是说:思考•改革•转型•探索》《改革转型如是说:与林毅夫教授商榷》和社会人生三部曲《奇人苗实如是说:一位独立经济学家的经历》上中下三册,上册《学术人生沉思录:读书人原来这样》,中册《现代达摩独自悟:学思只说家常话》,下册《观财经社会人生:大道至简方为真》。可以说,除了上面提到的十一位老师外,我的系列代表作品中还有不少篇幅介绍了许多对我有影响的老师,希望大家全面了解,在参考中加以提高!

 

107.有资深网友问,苗老师,您搞网络创作这么久,在国内外声望日隆,周围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怎么看待?第二个问题,作为年轻人发展方面,是注重修炼内功,还是善假于物呢?第三个问题,有人认为你做的东西,简单浅薄,格局不大以及主观性强,是不是果真如此呢?我苗实回复道,第一个问题,父亲不止一次给我讲过,做生意久了,就知道,三分之一的时候赚,三分之一的时候不赚不赔,三分之一的时候赔。还有,在一个村子里,三人对你好,三人对我好。那么,回过头来,再看我搞网络创作,立一家之言,就千千万万网友而言,肯定也分三种情况,理解支持的情况占三分之一,无所谓的情况占三分之一,不理解反对的情况占三分之一。而且,绝大多数质疑批评的人,是由于没有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我的经济观点或者人生观点或者社会观点,属于无的放矢,放空炮而已。坦白讲,我读书整整三十七年,独立经济研究整整二十年,知识功底还是过硬的,所提大多观点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所以,我不怕人暂时不理解,甚至强烈进行质疑批评,只要大家善于学习思考,持续关注,即就是中间多走些弯路,到了一定的时间,最终还是会理解的,请大家相信这一点。当然,我也有不足,也有缺点,也有漏洞,需要不断修正完善,这个不否认。第二个问题,就我自身而言,先是修炼内功,然后才有资格去善假于物。也就是说,自己必须千方百计立起来,有强大实力,然后才能跟大家交易互助,互惠互利。当然,有时候,实力不够,也会得到栽培。但是,这种机会寥若晨星,可遇而不可求。第三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真假完全靠自己去判断。不过,我认为,自己读书研究创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已经算是尽心尽力了,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108.有资深网友问,苗老师,记得您在论坛上发过一本名叫苗实现象争论的书,能否简要介绍一下?第二个问题,那么多网友长期关注您,其中的缘由是什么?第三个问题,当有人看不起您的时候,自己怎么想的?我苗实回复道,第一个问题,这本书,是与我直接相关的众多网友之争论集,里面有网友对我之理论创见的评论,有网友对我之学术发展的评论,有网友对我之研究范式的评论,有网友对我之网络创作的评论,有网友对我之头衔身份的评论,有网友对我之学术批评的评论,有网友对我之论坛活动的评论,有网友对我之生活方式的评论,有网友与我的各种交流探讨,等等。可以说,我作为全国最大经济论坛之网络红人,还是名副其实的。毕竟,围绕着我的争论,此起彼伏,没完没了。第二个问题,一方面因为我有传奇经历,另一方面因为我有真才实学。当然,也与我长期驻扎论坛,频繁活动,成为话题人物有关。毕竟,发言的次数多了以后,就有了知名度,影响越来越大。第三个问题,在千千万万网友中,确实有某些人看不起我,说什么非科班出身,不是名校毕业,没有博士学位,缺少教授头衔,等等,理由太多太多,数不胜数。但是,我自始至终没有丧失信心,而是坚持不懈,矢志不渝,随着作品一部一部不断出来,足以证明自己,确确实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不是胸无点墨,不是不学无术。正如金乾生老师所言,遇到别人看不起你,不要生气,不要着急。要么是别人高于你,俯视你轻视你,要么是别人不了解你,忽视你蔑视你。高于你咱就虚心学习,不懂你没有什么关系。当你真正有了实力,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你是在持续努力,还是在生闷气唉声叹气。努力总会有所改变,叹息没有任何意义!

 

109.有资深网友问,苗老师,您能否站在局外,评价一下自己?第二个问题,在经济学家论坛,曾经有人看了您的《改革转型如是说:与林毅夫教授商榷》之后评论说,就目前而言,本书毫无疑问是国内外第一本全面系统深刻地进行林毅夫学术批评的权威读本。当然,这样说,并不代表书中的每一个判断都准确无误。更进一步讲,某些表述,极有可能存在不妥当的地方,希望各路方家细究之后,加以辨识。那么,您觉得此评论如何? 我苗实回复道,第一个问题,中国文学里面,有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可以说,能够评论这四大名著的人很多很多,千千万万。但是,要写出像四大名著这样的作品,除了原来的四位作者之外,几乎没有。那么,在经济学界,能够评论林毅夫老师的人同样很多很多,千千万万。但是,林毅夫老师只有一个,几乎不可能有第二个。譬如,林毅夫老师有台湾,美国以及大陆的传奇经历,他集大成地提出新结构经济学以及担任“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副主席,等等。同理,在论坛,能够评论苗实的人有很多很多,千千万万。但是,苗实只有一个,也几乎不可能有第二个。譬如,苗实有学校21年,闭门8年以及网络8年的传奇经历,两次放弃正式工作埋头读书研究创作,以及与千千万万网友论战数百场,等等。当然,这样讲,不是故意抬高苗实,或者他有多么高大上,而是向大家说清楚,苗实的本质是好的,他自始至终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读书人,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可以说,名利等身外之物,不是他的第一追求,他的第一追求是,传道授业解惑,让国家和人民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也就是他一贯提倡的十六个字,自由灵魂,创出自己,著书立说,推进中国。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此评论算是中规中矩,实事求是,没有特别的褒或贬。但是,我的书是否全面系统深刻,是否权威读本,是否存在不妥当的地方,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110.在知乎,a网友提问道,精神导师有存在的必要吗?b网友回答题主,我本人,终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导师,无关乎对方学历职业收入年龄,我只要那份精神沟通,为此,我牺牲了很多物质追求,去换取这份精神追求。这历程的牺牲,我自己都看得到,我拿什么换来了什么,我本应该能换来什么,我却放弃了什么。今天,我苗实借此机会,谈一谈精神导师的问题。可以说,上面b网友的回答,我深有同感。但是,我想展开更为具体但又简要地讲一讲,自己是怎样寻找精神导师和怎样成为精神导师的。前一阵子,我在《苗实:我的主要老师们》一文中,提到的十一位老师,这里的老师就是就是名副其实的精神导师,他们分别是物理学启蒙老师普利高津,佛学启蒙老师济群法师,易学启蒙老师金景芳,国学启蒙老师南怀瑾,历史启蒙老师之一蔡东藩,历史启蒙老师之二黄仁宇,哲学启蒙老师李泽厚,经济学启蒙老师之一萨缪尔森,经济学启蒙老师之二马克思,经济学启蒙老师之三林毅夫,经济学指导老师白永秀。当然,在我半生的读书研究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读万卷书,另一方面行万里路。与此同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寻找寻找再寻找,才有幸遇到这些精神导师的。可以说,这个寻找非同寻常,实实在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在校二十一年,闭门读书八年,网络创作八年,确确实实为此放弃了巨大的物质享受。那么,经过这么多年拼搏,我自己不断成长,也就自然成了像马克思或路遥一样的精神导师。目前,著述200多万字,代表作有改革转型两部曲《中国经济如是说:思考•改革•转型•探索》《改革转型如是说:与林毅夫教授商榷》和社会人生三部曲《奇人苗实如是说:一位独立经济学家的经历》上中下三册,上册《学术人生沉思录:读书人原来这样》,中册《现代达摩独自悟:学思只说家常话》,下册《观财经社会人生:大道至简方为真》。可以说,从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专业角度出发,改革转型两部曲《中国经济如是说:思考•改革•转型•探索》和《改革转型如是说:与林毅夫教授商榷》就显得相对重要。但是,从自己作为精神导师的角度出发,社会人生三部曲《奇人苗实如是说:一位独立经济学家的经历》上中下三册就显得相对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