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不恋


  回顾

今天是冬至,2017年就余下10天了。还记得民谣歌手艾敬的《我的1997》吗?那可是20年前的事情,时间过得就这么快。

  2017年与往年无异,只是北京的雾霾比往年好得多了,北京的附中心开始正式运作,房地产又是一个大年,中国共产党的19大是2017年最重要的事情,会在未来的历史上重要的节点。

  于企业来讲,2017的宏观形势还是不错,银根紧不是问题,哪年不紧来着?紧来紧去的,新增贷款不还是屡创记录?

  转型

  2017年是大量企业转型的重要关口,不少企业干脆退出了地产,还有不少企业仍然在大规模扩张、拿地,期待进入房企的100强、50强,销售额目标千亿、万亿等,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取向的直接原因是判断的逻辑不同。

  那些认为2018年可能会通缩的,就秉持着“宁可错过、也不踏空”的原则,转而去寻找新机会了;那些认为2018年会继续通胀的企业,就仍然加杠杆,用银行的钱去拿地、储备、扩张。

  同样的故事也出现在普通个人的身上,有谨慎小心的,也有大胆且张扬的。

  总之,大家都在转型,至少是在寻求转型,在一个动态的社会里,动态的行动更容易实现平衡,如同骑自行车一般。

  转型不易,冒然进入一个人家苦心经营多年的行业里,没有资源、没有储备,除了思想没有圈圈套套还算是优势之外,学费是必须要缴的,大量的企业和个人在缴学费的阶段就败下阵来了。

  勇敢

  曾国藩讲过: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未来不可预测,有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总是不能等在当地的——就算是好事,也得迎上去,否则机会就是别人家的了。

  2017年不少人的转型仍然是犹犹豫豫的,给人一种想吃怕烫烫的印象,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呢,2018年会大不同。

  以变应万变,当年浦东的口号是创、敢、闯,最适合2018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