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磊
所谓“不可测”就是指对象无法准确量度,无法准确预测。股市“不可测”的东西很多,比如大盘指数,比如具体股票的价格。你这句话会让很多人感觉很意外,哪怕是那些从不相信价值投资的人,他们仍然可能会觉得这个观点有些过分武断。其实我之前写的标题是“世上没有绝对真实的价格”,显然,如果真是这样,就会引出一个哲学上的基本问题,即世界是否是可以被人们正确认识,以及真理是否存在。这个话题显然已经是本文无法说清楚的。
我们这里只讨论市场,这个我们天天遇到的环境,特别是股市。我想表达的是,这个世界上可能确实存在着任何商品的真实价值的一个价格,但人们可能永远在显著水平上无法就这个价值达成共识。比如贵州茅台的股价,应该值400元,600元,还是多少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永远不会所有人都认为它的价值是某一个数字,否则就不会有买卖了。因为,之所以有人卖出这只股票,至少有一个动机,是因为卖方觉得已经达到了目标价,而有人愿意买,是因为觉得这只股票还有未兑现的价值潜力。
在每个时点,大家对某只股票值多少钱,都会有自己的判断。这个判断因人而异,甚至在很短时间里,同一个人会对这只股票的价值有不同的估计。这些主观判断都无法成为对股票价值的客观量度。不管这个判断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比如分析师往往采用贴现法,还有一些直接或间接比较算法,其实都是一种猜测。也许有人碰巧猜对了,但因为和市场上其他参与者无法达成共识,那么这个人和他猜到的那个价格,在市场上也无法产生明显的影响力和作用。
要解释这个判断,还得回到心理学研究成果。心理学家S.S.史蒂文斯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人对金钱的看法,与人的感官知觉很相似。”而人的感官知觉的准确度是处于什么平均水平,大家都应该从自身体验就可以了解到。
当每个人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某个商品的价值时,就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结果。它们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以货币价格表示的价值是相对的”。所以说“价格是一套独特的心理量值量表,而不是客观的物理测量”(威廉·庞德斯通)。
股市“不可测”并不可怕,作为一个事实,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一千个人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参与股票买卖的人,何止一千人。在中国是以千万人、上亿人计。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对股票价格的预测,就会出现一个分布。其中就会有一个价格区间是人数最密集的,这就是“一致预测”价格。当然,这个“一致预测”也是在事后才能知道的,事前如何确定呢?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市场主要预测者给出的预期价格的平均值和中位数。
在股市上,总有一些“意见领袖”,对于周边的市场参与者具有显著的影响力。比如券商的分析师,知名股评人,特别是前者,给出预测价格区间,本身就是日常工作。而这些预测不管有多准确,都会影响一部分投资者的判断。在行为经济学里,这被称作“锚定现象”。分析师给出的建议价格会成为一个“锚”,投资者作出的价格判断会受到这个“锚值”的影响,产生一个价格区间。当很多券商分析师和股评人给出不同的预测值时,其平均值或中位数附近构成的价格区间,往往是相信的人数最多的一个区间。这就给出了股票的一个公认程度较高的“价值(价格)”。
著名经济学家,同时也是非常出色的股票投资者凯恩斯有一个炒股的著名比喻:股市就是选美比赛。其实说的就是这个现象。选美比赛的参与者要从一堆美女中选出最漂亮的几个,如果选对了,这个参与者就可以得到奖励。如何赢得这种比赛呢?答案就只有一个,选择那些别人认为美丽的女选手。这个答案奇怪吗?其实很好理解,你认为的美,是不算数的,只有大家都认为美的,才是美女。你要想赢得比赛,就需要极力去搞清楚大家心目中的美女是哪几个。
股票价格也是如此,你认为某只股票值多少钱并不重要,因为如果这个价格得不到别人认同,这个价格也可能永远无法达到。我们权且假设你果真猜得(或者经过科学计算)这个价格与这只股票的真正价值不差分毫(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市场如果不认同这个价值,就不会在这个价格上达成均衡。所以,在股市上,对于股票交易的价格来说,是不存在绝对真理的。股票的真实价值也许在某个时点,在某些人心中出现过,并不会影响到市场上的交易行为,除非此时市场“一致相信”的正好就是这个价格。这个机会概率是非常小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股价是测不准的,但是,就像人走得多了,就会出现一条路。当握有足够多的金钱的投资者相信某些价格是“真实”的,资金就会在那些价格附近聚拢,产生一个个的“价格中心”,这就是股价运动的关键节点。
PS.寻找合作研究者
研究题目是:“一致预测”与股价波动的关系。
合作者需要对股市有了解,并掌握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会编程者更佳。欢迎联系本人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