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经济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陈柳钦
12月18日至20日,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会议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明确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于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中国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九大报告中有着如下表述:明确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是“实体经济”,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两大原则,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变革,即“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根本要求”的定位,凸显了“高质量发展”的分量。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摆脱围绕速度判断经济发展的范畴,引导政策重心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还没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着力攻克“三大关口”是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进入新时代,“高速度”不再时髦,“高质量”成为共识,中国经济成色更纯、底色更亮、根基更牢。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动人图景成为现实,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强国之本、筑梦之基,唯有加快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等质量优势,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如果说以前的发展主要是“铺摊子”,今后则主要是“上台阶”。本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要迈过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个坎,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高速增长带来的结构失衡、资源依赖、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出问题。
一引其纲,万目皆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深刻认识把握中国经济新的历史方位,学懂弄通并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以新思想引领经济发展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更加平衡、更为充分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在新时代的新需求。第二,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稳”既指平稳的经济增长,更包括稳定的就业、物价以及社会经济环境;“进”既指质量的提升、效率的提高、新动能的增强等,也包括资源环境更好的保护和民生改善等。“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第三,必须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既是消除倒逼机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澄清商品生产商品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康庄大道;钱生钱的资本主义道路,是制造经济金融危机的邪路,继续走传统工业发展的老路,不走创新发展的新路,是破坏环境优美,人民生活美好的老路的要求。第四,必须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五,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这个 “牛鼻子”。只有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迸发,才能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实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经济业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厚植基因、注入动力。第六,要把过去对于经济增速的关注,真正回归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回归到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升级上来、回归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上来、回归到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上来。
拥抱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武装新思想,迈进新征程。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形成新的具有战略制高性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机遇窗口”已经打开。“中国号”经济列车在高速前行近40年后,以新思想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引擎,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始新的征程。
(作者系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