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油的主要性能
随着内燃机中所使用的发动机性能不断地改进,内燃机润滑油的工作条件日益苛刻。加上对排出废气的管理和对安全性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内燃机润滑油的性能要求也日趋严格。内燃机油的主要性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适宜的粘度和粘温性能;良好的氧化安定性;良好的清净分散性;良好的润滑和抗磨性能;良好的抗腐蚀和酸中和性;良好的抗泡沫性。
1、适宜的粘度和粘温性能
内燃机油的粘度主要关系到发动机在低温下的起动性(又称低温泵送性)和机件的磨损程度,燃油和润滑油的消耗量和功率损耗的大小。由于内燃机各部工作温度范围比较宽广,可从室温(冬季可达-40℃以下)到300℃以下的温度范围,因此要求内燃机油应有适宜的粘度和粘度—温度性能,也就是说,要考虑到在低温下的起动性和在高温、高剪切下能保持润滑油膜的最低粘度,以便润滑油在低温下有足够流动性,不致于粘度太大而得不到充分润滑,燃料消耗过高;而在高温下又不致于粘度太小,润滑油膜容易破坏,密封作用差,机油耗量增大。所以要求内燃机油粘温性能好。特别是那些要求南北方通用,冬夏通用的多级润滑油,对粘温特性的要求就更高。为改善润滑油的粘温牲,通常需选择粘温特性较好的基础油,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来提高润滑油的粘温特性,加入降凝剂来改善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
2、良好的氧化安定性
内燃机润滑油在高温工作条件下,氧化速度加速,易于变质生成腐蚀金属的酸性物质和使粘度变大的胶质、油泥等而失去润滑作用,造成粘环、拉缸和机件腐蚀。为提高润滑油品的氧化安定性,通常在润滑油中添加抗氧剂和抗腐蚀剂等。
3、良好的清净分散性
燃料在内燃机燃烧室内燃烧而生成的炭粒烟尘、未燃燃料及润滑油氧化生成的积炭和油泥等,集结在一起会在活塞、活塞环槽、气缸壁和排气口处沉积、结焦、粘着,或堵塞滤清器和油孔,使发动机磨损增加、散热不良、活塞环粘着、换气不良、排气不畅、供油不足面造成润滑不良、油耗增大、功率下降。因此要求内燃机油中添加清净分散剂,使内燃机油具有良好的清净分散性,不仅在高温清净作用,能将摩擦副上的沉积物清洗下来,保持摩擦面的清洁,而且要具有良好的低温分散性,能阻止颗粒物的积聚和沉积,在润滑油通过机油滤清器时将它们过滤掉。
4、良好的润滑和抗磨性能
内燃机承受的负荷较大,特别是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活塞销轴承、凸轮挺杆间间隙处等,常常承受冲击载荷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容易产生擦伤性磨损,因此,要求内燃机具有完善的润滑系统,内燃机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抗议磨性。采用严酷的考核评定方法保证质量。
5、良好的抗腐蚀性和酸中和性
内燃机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温度、空气及某些金属的影响,自身会氧化生成具有腐蚀作用的酸性物质和油泥,对金属在腐蚀性,另外燃料的燃烧产物,如硫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盐酸和氢溴酸等,也会使内燃机零件腐蚀。因此要求内燃机油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酸中和性。所以在内燃机油的技术指标中规定了总碱值(TBN),总碱值大的发动机油,酸中和能力强,防止金属腐蚀的能力也越强。
6、良好的抗泡沫性
内燃机油在机油底壳中,由于曲轴的强烈搅动和进行飞溅润滑,很容易生成气泡而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同时会使油泵抽空,导致故障,因此现代的内燃机油中都添加抗泡沫剂以提高其抗泡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