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静
来源:知乎
不遵守劳动法就是不尊重契约精神,不遵守劳动法就是不尊重规则,不遵守劳动法就是不尊重人性,走到最后两败俱伤。只是,小伙伴们扯什么“健康第一,钱不重要”?没有说出口的话难道是“加班是对的,吃苦没有错,只是我不喜欢”。我告诉你们“钱重要,健康重要,爱也不能缺,核心竞争力最重要,你都得要!”。(亲爱的,这个爱可不是爱情的爱)本质上来说,管理能力弱的,才通过“让人加班加到死”提高效率。管理能力弱的,才不敢全心全意培养员工——教会了,却跑了,公司怎么办啊?“学会就跑”这种事情无法避免——世间的明主贤君不止你一人,谁提供优惠的条件,是个人都会考虑。辞职并不一定等于背叛。我们管理者,需要把控的只是那个“辞职的比例”。
别生气,听我把话说完:
早期的(移动)互联网“玩”的都是“跑马圈地”,“996”确实可行。因为谁“先”谁“快”谁就上天飞。谁管你的产品是不是粗制滥造。反正吃的都是人口红利(多义)。 事到如今,互联网公司如果还靠“996”提高效率,作为市场的竞争手段,就是南辕北辙。即便是作为项目短期的冲刺手段,也要记得补钱补休。 最让人难过的是:很多的996公司也没有见提高了什么效率。 更让人伤心的事:流程高效也不代表可以创造出预想的价值。带着怨气加班谈何效率与质量? 现在(移动)互联网产品,格局已定。还有什么空白需要你用996去抢?(不要和我扯人工智能)。 既然没有了“先”和“抢”,就需要做到:“深挖”和“更专业”。也就是说,用户需要的是比起以前更有灵性的产品,有灵性的产品需要的是:程序员哥哥和产品经理释放出自己的天性,灵性这个东西,靠KPI,靠996,靠逼程序员哥哥和产品经理干活,能逼出来? 很多小伙伴确实喜欢自发的996,因为他需要的是思考的空间,公司强制的那种996能给吗?
当然了,提高工作效率、构建健康的企业文化、搭建完善的公司系统,需要真功夫。创业必须靠核心竞争力,但不能把加班当核心竞争力,原因前面已经说了,“人力苦熬”适合于“跑马圈地”年代,不适合现在。。
我想了想IT行业频陷“996困境”背后的原因,那些提倡“你要吃苦”的老板之所以敢正大光明的和你说“你不吃苦你就输了”,原因说出来也没有那么复杂:1应对业务高峰。2变相裁员。3想换血。4迷信“加班加到吐,强化监督、强KPI考核”的魔力。(所谓狼性文化)5管理者的问题,不会定制最后那个“截止日期”让员工不得不加班。6公司文化导致“公司氛围”让员工不得不加班。 (这里要补一句: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即使是你自己主动放弃加班费,法律也可认为是无效的)对了,我公司是创业公司,965。加班偶尔也有,有补休。工资待遇不低于互联网平均水平。最后: 就算有的员工愿意996,作为老板,你也得让他知道,一个人不管在哪个公司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