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中美贸易关系未来的走向一直备受关注,正因如此,马云与普朗特的会谈倍受关注。会后,在纽约川普大厦接受媒体访问时,马云表示,“我们具体讨论了如何支持100万美国中小企业,尤其是美国中西部的中小企业,将美国农产品以及美国服务等通过我们的平台销往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方,我们在亚洲、东南亚的市场份额很大。美国中西部有很多优质农产品,包括李子、酒及水果等”、“同时我们也认为,中美关系应该加强,应该更加友好”。 特朗普也对这次会面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马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了“尤其是在美国中西部”,为什么要如此强调?
美国中西部五大湖地区,从19世纪后半叶起,便是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汽车城底特律和钢都匹兹堡都享誉全球。随着时代变迁、技术的进步,机器取代了人,再加上全球一体化的兴起,资本流向了工资低、工人素质高、社会稳定、基础设施发达的中国,岗位也随之流失。这些地区也顾名思义的被称之为“铁锈带”,让人联想到锈迹斑斑的工厂与颓废的失业工人。这些失业的人,是全球化的受损者,工作岗位的丢失和多年不涨的工资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焦虑甚至愤怒。
普朗特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群体的不满,他在竞选中反复表示,要把非法移民遣返回去,让他们不再和美国人争抢工作;还在竞选时称中国窃取了美国人的工作岗位,宣称要和中国这样的国家打一场贸易战,要对中国商品征收45%关税并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使美国长期逆差的状况得到扭转,借此提高本国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这些宣称赢得了中西部选民的心,这些美国人成为特朗普上台的基础。
从现在的情况看,特朗普的表态,很可能不仅仅是竞选阶段的夸大其词,毕竟他要完成对选民的承诺。与近年共和党自由贸易的立场相比,特朗普的观点更加保守。他任命的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纳瓦罗,贸易代表莱特海策等都对中美贸易持强硬态度。这些人有可能彻底改变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的关系,牵连到一系列的商品、行业、公司与工人的境遇。
就目前中美的贸易情况来看,中国可以反制的手段的确不多,也不强。毕竟美国的进口远远大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中国经济的4%,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只占美国经济的0.7%。奥巴马曾对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高达35%的关税,这就促使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鸡肉和汽车也征收高关税。但在中国针对美国产白羽肉鸡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措施之后,因为中国的进口量本来就不大,加上美国迅速的开辟了诸如巴西等市场,中国的反制措施作用有限。
当下有着“中美国”的说法,中国和美国,一直以经济利益弥合意识形态差异。特朗普的上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关系的新问题: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中美之间的经济利益纽带不但要求数量,同时也有着结构性的要求。所以,如何化解中西部选民的焦虑、愤怒,增加这些地区的就业,是中美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目标。
除了着眼中西部,达成这个目标的另一个途径,则是此次会谈的另一个关键词: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一直是就业的主力军。以中国的情况为例,中小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
至于美国,人们往往联想到高科技、跨国公司,的确如此,世界企业500强、世界企业1000强,美国占据了最多数席位。但实际上,同中国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中小企业占了美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中小企业数目超过2300万家,创造的产值占GDP总数的50%。2015年12月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少于50名员工的小企业与有50-499名员工的中型企业一共创造了16万个岗位,远远超过拥有超过500名员工的大企业创造的9.7万个岗位。
所以,马云提出的着眼于美国中西部地区,给中小企业带来机会,增加就业,可能正是特朗普需要的。虽然,这不是以贸易战来达成的,实际上,正如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贸易战不可能达成目标,反而会损害美国经济。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马云所提出的建议,也正是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所需。中产阶级的兴起,对食品品质的更高要求,都使得马云的建议不仅仅是满足特朗普的政治需要,也满足中国人的消费需求。
有趣的是,对于改变一部分美国人对中美贸易关系的看法,阿里的平台是高效的。这源于电子商务的特征:压缩渠道层级。
一个人如果在大企业中上班,即使企业有来自中国的订单,个体的感知是不高的。美国农业大多是公司+农户的方式,公司的销售对象,对普通农民来说,感知也是有限的。而如果美国的农民能够直接在阿里的平台上销售自己的农产品,这种感知也是直接而明显的。那怕通过平台,销售对象是亚洲的其他国家,或者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平台带来的中国感知也是强烈的。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同样1万美元的销售额,阿里的电子商务平台带来的对中国的好感会更大。所以,阿里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压缩渠道的层级,让普通美国人更直接的感受到与中国的紧密联系。
当然,马云的这个想法,并不仅仅因为特朗普,阿里早就有吸引美国生产者的打算。阿里在纽交所上市当天,敲钟人中就有一名来自美国的普通农民,他种植的樱桃顺利地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出现在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而早在2015年6月,马云就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封名为“中国将成为美国中小企业的下一个希望”的公开信。
中国和美国需要推动中小企业的全球化,帮助全球中小企业在全球做生意,这是两大经济体的责任,也是每个企业家的荣耀和责任”。某种意义上说,让全球化的利益更加扁平化,惠及更多人,是全球化下一阶段必须面对的经济转变与政治任务。
不过,阿里巴巴是否真的能为美国带来百万岗位?这一点尚待时间考验。但其实只要达成的交易,消除抱怨,影响到美国民意即可。目前看来,特朗普无论言行还是政策,都有很大不确定性,而美国中小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是否能打开亚洲市场,最终还得看其竞争力,以及未来中美两国贸易政策走向,电子商务平台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不管如何,新的一幕开始了,时间会给出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