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所激起的民族自信心与房价上涨的逻辑


 《不堪承受的中国房市之重》连载之二第一篇《解码中国房市大涨之谜》第二章:大国崛起所激起的民族自信心与房价上涨的逻辑

超级中国[1]

诚如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从“五百年的大历史”反思所得的结论,自明朝以降,中国一直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政。这一年,中国的GDP179.56亿美元,经济总量在全球的比重仅为4.5%。但经历了数代人长达65年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上的则是科技、军事、航空、基础设施、体育、文化的起飞。这在许多方面都可得到证实。

经济总量方面。国家统计局2016119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08亿元,按汇率折算跃过10万亿美元大关,占全球比例为13.4%,牢牢占据世界第二位。而早于1990年,同样按照汇率法现价美元计算,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不过1.6%而已,在世界排位居第11位。如按购买力平价国际美元现价计算,1990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的总量为4%。到2013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则上升到了15.9%。又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2014年的GDP总量是1978年的28.6倍,这意味着在超过30年时间的跨度中,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9.7%

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方面。据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近30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得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最大增长引擎。同样,按汇率法现价美元计算,1990-2000年期间,中国GDP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同期美国的GDP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0.3%2000-2013年,中国GDP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2%,同期美国的GDP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5%。而按购买力平价现价国际美元计算,1990-2000年期间,中国GDP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9%,同期美国的GDP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4%2000-2013年,中国GDP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0%,同期美国的GDP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0%[2]

中美经济总量比较方面。如果按照汇率法美元现价计算,以201512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计算,2015年中国GDP总量相当于10.42万亿美元。2014年,美国GDP总量为17.4万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预计,2015年美国GDP同比增速为2.7%,因此2015年美国经济总量大约为17.8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约为美国经济体量的58.3%。而如果按照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购买力平价法。以1990年国际美元不变价格计算。那么,中国早于2010年就已经赶超美国。[3]如按照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又该如何呢?世界银行发布的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报告曾指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1年已经达到美国的86.9%。根据近几年中美经济增速测算,中国在2014年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4]无独有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也显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2014年经济规模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达到了17.6万亿美元。

农业方面。根据胡鞍钢的研究,我国的农产品产量于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超过美国了,[5]而且农业增加值方面则于1987年之后,中国也超过了美国。到2000年,相对于美国的1.56倍,到2013年又上升到2.56倍。

然后是工业方面。进入21世纪,中国的工业产品总产量就已经开始超过美国。到了2000年,按照美元汇率计算的中国工业增加值也超过美国。这意味着,从1880年或1890年开始,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的这个格局被中国打破了。[6]

发电量方面。以美国发电量设定为100%,那么,1900年中国的发电量只相对于美国的0.01%。换言之就是,美国的现代化因素相当于中国的10000倍;到1950年,中国的发电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2%。换言之,美国的现代化因素相当于中国的80倍;到1980年,中国的发电量相当于美国的12%。也就是说,此时美国的现代化因素是中国的8倍有多;到2010年,中国的发电量就已经相当于美国的97.2%2013年,中国的发电量更是超过美国,达到了美国的126.5%[7]

此外,中国还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连续2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130多家)的第二大国。其中,钢产量8亿吨,超过其他十大产钢国的总和,达世界总量的50%。在人类历史上只有英国和美国曾有过此荣耀。

交通运输及基础设施方面。与此同时,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公路铁路桥梁和港口建设。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2.35万公里,远超美国的10.30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事实上,中国直到1999年秦皇岛-沈阳高速铁路建成前,都没有一条高速铁路。17年后的20163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6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此外,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TOP10中的前四强均位于中国,分别是:1、港珠澳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2、青岛海湾大桥,全长41.58公里;2、杭州湾大桥,全长35673公里;4、东海大桥,全长32.5公里。而中港网发布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吞吐量统计排名表显示,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排名座次中,包括香港港在内的中国港口共包揽七席,余下的第二、第六、第九名分别由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阿联酋迪拜港摘得。前十大港口中,中国港口“军团”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所占比重占到七成,为69.53%,较上年68.61%的分量进一步加重。按吞吐量计,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序依次为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香港港、釜山港、青岛港、广州港、迪拜港、天津港。而就在20多年前,除当时仍处于港英统治的香港勉强跻身第20位外,中国没有一家港口能够进入TOP20之列。

除此之外,中国亦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1990年中国进口总量占世界总量的0.97%,中国出口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21%,中国贸易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09%2000年中国进口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14%,中国出口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50%,中国贸易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32%;到2013年中国进口总量占世界总量的9.67%,中国出口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0.36%,中国贸易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0.02%。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数据,2013年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打破了1913年之后美国居世界第一的100年历史记录。[8]

中国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方面。近30年来,中国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最大引擎。1990-2000年期间,中国货物服务贸易总量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为6.0%,同期美国的货物服务贸易总量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为19.2%2000-2012年,中国货物服务贸易总量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为12.8%,同期美国的货物服务贸易总量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为8.10%[9]

外汇储备方面。伴随着我国商品竞争力增强,出口大于进口,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就越积越多。直到20146月,以3.99万亿美元见顶。其后虽然一直下降,但201617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报表显示,2015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33万亿美元,创三年最低水平,仍为世界各国中最多,占了世界外汇储备的近三分之一。在这些外汇储备中,近3万亿美元的资产是美元资产,其中美国国债总额高达1.25万亿美元之多,分摊到每个中国公民头上,相当于每人持有960美元的美债。

技术创新方面。这一指标主要表现在专利申请方面。1990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世界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1.02%;到2000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世界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3.77%;到2013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世界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32.1%[10]

中国对世界发明专利申请增长的贡献方面。近30年来,中国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最大引擎。1990-2000年期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对世界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1.0%,同期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对世界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2.8%2000-2012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对世界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1.95%,同期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对世界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5.26%[11]

而据已故知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基于对全国的大规模调查,在其2010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里指出:中国的中产阶层(根据置业收入消费自我界定等定义)在社会结构中的比例从2001年的15%上升到了23%。陆学艺还预测,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的中产阶级将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12]20年后,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将达到全国总人口的40%,达到与西方国家的同等水平。进而使得中国成为真正的中产阶级国家。[13]陆学艺的这一预判得到了得到了英国Euromonitor Internatonal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人员的认同。EuromonitorInternatonal,这家位于伦敦的研究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时中国的中产阶级将达到7亿人之多,占总人口的48%。布鲁金斯学会的一项研究也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级市场。[14]得益于此,近年来中国已先后成为世界最大汽车消费国和生产国。

教育方面。2010年,获得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人数接近1.19亿人。到2014年又超过1.50亿人,是1949年数据的800多倍。这个成就标志着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体系转变为大众教育体系。在正式高等教育机构内的学生数达到了2100万,在其他形式的大学项目(业余课程和函授课程)内的人数达到了1180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超越了美国(1800万)成为高等教育学生数量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家。[15]

与此同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国的网民人数全球第一,截至20156月,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几乎是美国人口的两倍。移动电话持有量更是超过11亿用户……此外,中国还是第三个载人、登月的航空大国,也是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世界十大银行中,中国占有四家并居第一名,与金融大国美国分庭抗礼。

……

正如前所述,除了汇率法美元现价计算的经济总量外,这10年来,中国几乎在所有领域里,正全面赶超着当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了。也正是基于此,胡鞍钢说,汇率法美元现价计算的经济总量,已经差不多是中国赶超美国过程中仅剩的最后一个指标了。[16]

此外,10多年来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也佐证了这种崛起:先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后是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则使得上海重新崛起为国际性都市。G20杭州峰会则让一个自信的大国阔步走向世界。这一系列令人眩目的发展速度和令人惊叹的成就,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研究的焦点。

《经济学人》杂志就曾刊文指出:“中国正在乐观地向前发展。”文章中提到:“过去的400年里,西方世界享有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乐观比较优势。”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正在逆转。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87%的中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只有30%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是在正确你的向前发展。[17]

 

空前的民族自信心

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和外界这种种的看法,都助长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乐观情绪。于胡鞍钢看来,当前的中国根本就是一个正在途中的新兴超级大国。他预估,到2019年,哪怕就是按照汇率法美元现价计算,中国的GDP也将达到19.8万亿美元,超过届时美国的18.9万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赶超美国过程中,仅剩的最后一个指标也顺利完成。这也就意味着,2020年的中国,将正式确认为一个新型超级大国。到那时,“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超级中国”[18]?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人们遐想的话题。

事实上从荷兰郁金香热以来四百多年的投机泡沫史来看,当经济实力的平衡从一国向另一国倾斜时,我们常会看到超级规模的投机狂热。譬如,当荷兰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时,郁金香泡沫出现了。当英国击败西班牙和法国后,南海泡沫就爆发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来的世界霸主英国和它强有力的挑战者德国遭到空前削弱,实力的天平开始向美国倾斜时,20世纪20年代的大泡沫爆发了。从20世纪70年代起到1985年前,当美国陷入滞涨的深渊不能自拔,而日本却大有赶超美国之势时,日本大泡沫爆发了。同样,当苏联解体、日本的泡沫经济全面崩溃时,美国的大泡沫再次泛起。

之所以一再地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可信的解释是,大国崛起所激发的民族自信,一直都是崛起国诱发超级大泡沫的重要心理因素。当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衰弱,往往会让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自己的国家与其经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一直被媒体描绘成一场体育竞赛,最终只能有一个获胜者,于是对手的衰落便被人们单纯的理解为利好消息。胜利主义与爱国热情相辅相成。爱国主义式的自我鼓励事实上一直在投资讨论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希勒就于他的《非理性繁荣》里这样记录道:“20世纪90年代,美林证券使用的广告语是‘我们相信美国’。50年代,纽约股票交易所推出的口号是:‘购买美国股’”。20年代牛市时流行的口号是:‘让美国牛起来’,‘永远不要做空美国’。尽管这些爱国主义联想已经长期伴随着我们,但它们在一个显著的经济胜仗后愈发高涨起来。”[19]

事实上去年的中国股市泡沫亦是如此,《人民日报》的记者就在那篇《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雄文”里这样写道:

 

“4月20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达18025亿元,创历史新高。上交所更是因为成交超过万亿,导致系统爆表,创出全球交易所有史以来成交最高值。伴随市场热情的飙升,各种观点争相交锋。如何看待这一轮牛市?为什么中国经济在告别高速增长,但股市却创下交易新高?牛市背后是泡沫吗?甚至有观点称,是因为实体经济不景气,生产资金和银行信贷涌入资本市场才促成的牛市。对此,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这轮牛市有别于2007年的市场行情,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宏观支撑以及经济改革的内在动力。

从时间节点上看,中央在2013年9月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随后资本市场长达七年的熊市宣告终结。“一带一路”将提速蓝筹公司全球化进程,进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业的全球化。这轮牛市的启动,就是以银行等蓝筹股的发力作为重要标志。如果只看到银行股自牛市启动以来已经涨了1倍多,那么股价无疑是高的。但是如果你把人民币想象成美元,把中国的银行看作是美国的银行,那么目前中国银行的市盈率仍然偏低,价值仍然被低估。可以预见,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和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深入,国内银行迈向世界并不遥远。从市盈率看,中国银行业向美国银行业靠拢的时间表也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表。

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

资本市场往往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国家经济的微妙变化。2007年,中国A股创下6124点新高,那一年日本GDP总量是5万多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2014年,中国以10万亿的GDP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几乎是当时日本的两倍,而2014年的中国尚在崛起的前夜,未来的潜力有目共睹。当前国内资本市场的火热,也是市场对于上述变化的正常反应和判断。

有境外媒体的观点认为中国应该准备迎接A股超级泡沫的破灭,对此笔者难以苟同。从历史上看,中国并没有像有的西方国家那样具备制造泡沫的“传统”和“动力”。

什么是泡沫?像郁金香、比特币之类的东西才是泡沫。一个年GDP总量10万亿美元的国家,其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经济稳健、目标明确;这样经济体中的蓝筹公司难道不应该修复其在资本市场的合理估值吗?如果这都算泡沫,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资产才不算泡沫?

当然,中国实体经济面临升级转型阵痛的事实不可否认。然而经济周期的调整是正常现象客观规律,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难以避免。调整会带来痛苦,同时也创造机会。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实体经济的升级转型不仅有“一带一路”建议所提供的外部市场空间,还有改革所能激发的内在活力。

同时也应该看到,虽然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但投资风险依然不能忽视。长期看,“中国梦”会在资本市场有真实的反映——这并不是说,投资者就能够把资本市场当作赌场,只注重短期投机,不遵循投资规律和投资逻辑。

如果将A股看作“中国梦”的载体,那么其蕴藏的投资机会是巨大的。但是,如果把A股市场当作赌场,那么世界上任何一个赌场都是危险的。”[20]

 

同样的逻辑,同样的思维再次出现于2016年的中国,只是看多标的从股票换成了房子。一位份属央企的险资公司研究所的总经理,就坚定看多中国的房价,他的逻辑可谓是简单而粗暴,他说“作为一个仍在崛起中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房价怎么可能不上涨。”当然,他是道不孤的,在我所在的一个微信群里,一位投资界的朋友截了一张他所在的另一个群里的一段话,来呼应前面提及的那些险资公司的研究所总经理。从这段话来看,可能是有人在群里提及了中国房价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辙,这让这位有着无比强大的民族自信心的人士大为光火。他的观点颇具有代表性,故细录如下:

 

中国有世界上唯一适合储存的氢弹,有四代机(第四代战斗机的网络简称),有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有宇宙科技。日本连个心神四代机还是玩具呢。中国走上工业科技发展才多少年?日本多少年了?这个群都是一帮目光短浅之辈,只看到目前的差距,没看到不可逆转的超越。一个连房子都炒不起来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就是因为国家远景伟大,房子才有人要。

 


[1]本节所涉数据主要综合自: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及胡鞍钢的《超级中国》(原《中国2020:一个新型超级大国》的增订版)一书。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2]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32-233.

[3]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42.

[4]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42.

[5]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42.

[6]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42.

[7]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61-62.

[8]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33-234.

[9]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34.

[10]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34-235.

[11]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34-235.

[1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02-406.

[13]转引自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19.

[14]转引自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19.

[15]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116-117.

[16]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43.

[17]胡鞍钢.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16.

[18]胡鞍钢.超级中国 [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48.

[19]希勒.非理性繁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

[20]王若宇.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人民网,2015-04-21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n/2015/0421/c67815-2688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