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从构成企业销售成本的销售费用来看,当前为了使企业生产的商品更好地满足于消费者的需要,使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效用,根据前面关于企业销售费用内容的论述,在企业销售费用中,对于一般日用消费品,企业应通过精简、有效的包装方式,使消费者获取较大的消费效用,而不应该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通过过度包装的方式,来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如果企业对于一般日用消费品采取过度包装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利润,一方面对于商品的过度包装会浪费大量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商品过度包装所导致销售价格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消费者的消费效用。理论上而言,在完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下,市场自由竞争机制会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使商品生产者做到以最简单、便利的包装,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当然,这种假设的前提条件在于消费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其购买商品的主要目的在于消费,而不在于投资或用于其它支出。换而言之,实现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终目的。此外,从广告费用来看,由于企业销售商品所发生的广告费用计入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其最终要由消费者来承担,而从广告费用对于消费者的影响来看,企业销售所发生的广告费用基本上不会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效用,因此,过高的商品销售广告费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消费者的消费效用,就此而言,最大限度地降低商品销售的广告费用,可以节约商品销售成本,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效用,使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服务于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的目的。
第五、从企业商品生产所发生的财务费用来看,由于财务费用主要是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这部分支出数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资本构成,而决定企业资本构成状况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由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资本投资回报率水平。理论上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投资回报率的高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企业生产的商品所包含的技术含量决定的商品利润率的高低;另一方面,是以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企业生产商品的能力高低。当资本回报率较高时,企业一般会采取间接融资的方式,一方面将间接融资所发生的财务费用从企业生产商品所产生的较高利润中扣除;另一方面,企业股东在企业商品利润率较高时也可以获得较高的股权投资回报。反之,当资本回报率较低时,企业会尽量减少间接融资的数量,以此最大限度地节约商品生产所发生的财务费用,而会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企业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总体来看,为了有效地节约财务费用,使企业商品的生产成本得到降低,从而实现消费者消费效用最大化的目的,企业一方面要优化间接融资的期限结构,通过合理的间接融资期限结构安排,最大限度地降低间接融资成本,使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得到有效的降低;另一方面,应通过合理地规划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所发生的财务费用,使企业商品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从而为实现消费者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创造有利条件。
第六、从企业商品生产所缴纳的税金来看,由于企业在商品生产环节所缴纳的税金,都通过加入成本的方式,转而由消费商品的消费者承担,其一方面提高了商品的销售价格;另一方面,也使消费者的消费效用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理论上而言,在商品生产环节所缴纳的税金虽然在商品销售价格中得到了反映,但是,由这部分销售税金加入商品生产成本所导致的物价上涨,其既没有有效地反映商品价值的增加,也不是商品价格对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准确反映。就此而言,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环节税金实际上如信用货币发行一样,是国家凭借政治强制力加入商品价格并参与社会价值分配的必然产物。由于商品生产性税金是强加于商品价格之上的,因此,商品生产性税金的增加,会提高商品的价格,其一方面对于消费者的消费效用造成较大损害;另一方面,也会对经济运行产生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虽然国家通过征收商品生产性税金的方式,可以积聚一定数量的财政收入,并将之用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但是,国家依靠这种方式所获得的税金收入,其来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量国民收入,而是通过政治强制力在居民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再分配。其一方面扰乱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定价的基本规则,对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多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税收的相对公平性原则。就此而言,为了使商品的价格真正地反映其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效用,当前,可以通过税收改革的方式,将以流转税作为表现形式的间接税改为以所得税作为表现形式的直接税。一方面,使税收收入真正地来源于增量国民收入,使税收收入与国民收入增长保持同步;另一方面,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价格真正地反映其价值,充分发挥商品价值对于价格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促使商品生产性企业通过提高技术的方式,来增强其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此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