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 以CST、DS作为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以下实验中同)。在极板间距2 cm,插入深度6 cm,处理20 min的条件下,研究电压U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随着电压升高,CST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电压20 V 时,CST最小,为29.6 s,比原污泥降低19.6%。表明此电压下污泥脱水性能最好。这可能是由于在较低电压 (≤20 V) 时,随着电压升高,污泥被电化学作用产生的自由基(如·OH等)氧化破解,释放其内部水分,使得污泥脱水性能提高。但是,在较高电压(>20 V)时,随着电压升高,污泥被自由基破解成更细小的颗粒,使污泥比表面积增大,与更多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导致污泥脱水性能变差。另外,DS变化趋势与CST变化趋势恰恰相反,在20 V 时,DS最大,比原污泥DS增加5.85%。结果亦表明,电压为20 V时,污泥的脱水脱水性能最优。故在以下实验中电压均采用20 V。
极板间距 在电压20 V,插入深度6 cm,处理20 min条件下,研究极板间距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当极板间距为2 cm 时,CST最小,为29.6 s,比原污泥下降19.6%。结果表明极板间距2 cm时,污泥的脱水性能最好。之后随着极板间距增加,CST逐渐增加。这是由于随着极板间距增加,极板间的电阻增加,通过的电流变小,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自由基减少,对污泥的破解效果降低,导致污泥脱水性能变差。而DS变化趋势与CST趋势恰恰相反。在2 cm 时,DS最大,比原污泥DS增加5.85%。说明在极板间距为2 cm时,电化学处理效果最好。在以下实验中极板距离均采用2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