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总不糊


胡总不糊
 
胡总人长得有点磕碜,他剪头总喜欢到较为土的理发店,以提醒自己不忘贫穷之本。
有一天,胡总剪头却以改常态,不去土的理发店,而去一家较为时尚的理发店。这个理发师看胡总人长的不咋的,就三一五除二,很快把胡总的头剪好了。胡总照了照镜子,从包里拿出一张100的钱给这个理发师,说了一声不要找了,就扬长而去。
一个月以后,胡总又来到这家理发店剪头,这个理发师不仅笑脸相迎,而且下了很大功夫,把头剪的漂漂亮亮。胡总依旧照了照镜子,从包里却掏出1块钱给这个理发师。理发师不解的问,你上次来剪头,我给你的头剪的不好,你给了我100块钱,今天我下了那么大功夫,给你的头剪的那么漂亮,你才给我1块钱,这是何故?胡总笑了笑说,上次给的是今天的剪头钱,今天给的是上次的剪头钱。一句话,弄得个理发师面红耳赤、羞愧难言。
从胡总用付钱的方法教育这理发师,倒是挺有艺术和学问的。那么,从这件事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当你想教训别人,必须要有科学的手段,才能引出好的结果。如果,胡总当时要是责备这个理发师,很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理发师不吭声,另种与理发师吵起来。然而,胡总想教训这个理发师,他付剪头钱付的非常有艺术、非常有学问,非常有穿越性,既给足了理发师的面子,又照顾理了发师的生意,从而使理发师收获到了终身难忘的教益。所以,胡总这事做的一点不糊。
事事皆学问,处处皆艺术。看人有看人的学问,看事有看事的学问。做人有做人的艺术,处事有处事的艺术。教育人有教育人的学问和艺术,尤其是教育下一代更是有学问和艺术。要开动机器、多动脑筋,把课堂和会议上不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念白,将口头上一些说、一些教,用艺术化的形式让人们能够接受、愿意接受、喜欢接受、乐意接受,岂不是更好吗?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父亲在世时经常教训我的一句话,你讲话就不能艺术一点吗?多年来,我悟出一个道理,讲艺术话、做艺术人、干艺术事,关系到一个人做人的文化、做人的教养、做人的品德、做人的素质和做人的形象……。但是,有的人讲话非常缺乏艺术,硬把自己放在垃圾的位置,满口的垃圾话、满身的垃圾味、满脸的垃圾像。所谓自己把自己放错位子就是垃圾,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