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北京电信应先行赔付“常凯申”译者
近日引发关注的清华大学教授被骗1760万元案,受害人接到显示为北京的电话号码,实际却是犯罪分子在境外窝点使用北京电信一家代理商销售的“中继线业务”接入。“改号电话在国内顺利‘落地’,很大程度上是电信运营商为了逐利,将服务器和中继线业务层层出租,对境外改号电话不进行拦截、过滤。”湖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支队副支队长郭建华告诉记者。(9月15日《北京晨报》)
《北京晨报》这篇文章给我传递了两条重要信息,一是今年1月至7月,全国共立电信诈骗案件35.5万起,同比上升36.4%,造成损失114.2亿元,显示中国电讯诈骗出现越来越猖獗的态势,百姓已是防不胜防;二是贵州省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局被犯罪分子冒充上海市检察院骗走1.17亿元一案已告破,再次证明中国警方对电信诈骗案有着强有力的侦破能力。
有关清华大学教授被骗1760万元一案,微信、微博很快出现了一些经典评论:1、清华老师真有钱;2、清华老师也能被骗?3、这么傻的老师怎么也能在清华;4、这么傻的人怎么能赚这么多钱!5、骗子是北大毕业的吧?
随着王健林“小目标”的提出,网上又出现了一个苦涩的段子:2016级清华大学经济学院开学典礼……
院长:你们是天之骄子,作为经济学专业一名学生,你如何实现首富王健林“先挣它一个亿的小目标”?
学生:只需骗到6个清华老师。
院长:滚!
而该案还引伸出另外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疑似被骗教授此前所做的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知乎就《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教授被骗 1760 万元?》话题的第一个回复内容为:清华大学那个被骗了1760万的教授,据说是王奇,历史系副主任,女性,她刚卖了一套在万柳的房子,骗子知道了这个信息,立马来骗,得手了。按说王奇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政系,又在清华当教授,智商不应该这么低啊[吃惊]不过,她过去也干过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常凯申”公,就是她的发明。
网上进一步搜索,发现类似以上消息内容已比比皆是,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常凯申”是啥意思?百度百科显示:常凯申,为蒋介石之错译名。出自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对Chiang Kai-shek (即蒋介石的韦氏拼音写法)的翻译。
若这被电话诈骗1760万元的清华大学教授果真是王奇,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留学深造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无论是翻译“常凯申”,还是被骗时,智商恐怕均处于需要充值的状态。
不过,我们这个社会也没有必要嘲笑这位被骗的教授,因为一个社会骗子泛滥,而政府、专家、媒体整天教老百姓如何预防虚假交易,如何识别有毒食品,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期望普通百姓都变成“火眼金睛”,这是社会的耻辱。得到较好治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们的交际成本很低,相互充满信任。这个社会,所有人都会对骗子嗤之以鼻,凡行骗之人绝大多数能受到法律的严惩,然后成“过街老鼠”,甚至无立足之地。
就清华大学教授被骗1760万元一案而言,笔者以为北京电信公司应该全额先行赔付。
一年前,笔者在《遭电信诈骗,应向通信运营商、银行索赔》一文中曾分析,因为作为消费者,我们每个月向电信运营商支付过“来电显示费”(据说是每月6元),那么电信运营商提供给消费者的来电号码就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因此,如来电显示的是“假号码”,受害人的损失就应由电信运营商全额赔偿。
同理,对未能落实《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的银行,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即凡银行能够提供诈骗案犯的真实信息,找出具体的作案人,就可以免责,否则就该承担全额赔偿责任。
当然,社会还应该反思,清华大学这位老师刚刚卖完房子,钱在银行卡里还没过夜,就接到骗子“卖房漏税”的电话,结果1760万全部被骗走,这明显不是巧合。那么,我们的个人信息应该由谁来保护?
行文至此,笔者再次呼吁,北京电信应自觉全额先行赔付清华这位教授1760万元,以免进入诉讼环节还要支付诉讼费甚至还有精神赔偿费。而笔者也再次建议,疑似翻译“常凯申”的该清华大学教授,尽快与北京电信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尽快向法院起诉北京电信。(请用搜狗搜索“周蓬安”微信,关注我的公众号)
请长按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