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抛售美债值得投资者注意


  据美国最新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全球央行已经卖出了3,350亿美元美债,如此的抛售速度和抛售额度都是创历史纪录的。

  数据显示,抛售美国国债最为严重的地区是中国,抛售规模达到了280亿美元,其次是日本抛售了132亿美元。另外,香港也抛售了108亿美元。

  中国央行为何要大举抛售美国国债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随着人民币不断掘起的国际地位,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需要。近几年,中国在与两个石油大国俄罗斯以及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合作过程中,日渐通过以人民币为单位的石油贸易使得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当中所处地位日益突出,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强。然而,与美元相比,整体上还是存在着差距,要达到与美元并驾齐驱的地位还需要时间。在人民币当下的国际地位之下,一方面在通过人民币为单位加大石油贸易的同时,另一方面通过抛售而减持美债,从而更好地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当中的影响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其次,为了应对外汇贬值的压力,通过对美国国债的减持,实现以此来平衡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今年上半年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就贬值2.1%,对中国央行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正如某券商固定收益研究主管所说“过去我国的外汇占款持续流入,央行有大量的美元去购买美债,但现在资金流出增多,所以要减持美债。”

  再次,国内剩馀资金在国际上找到了新的去处。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不断加大的投入力度,使得国内剩余资金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国内剩余资金在国际上找到了好的去处,于是,减持美国国债也就成为势所必然。

  最后,美国国债的负债率过高,让中国对美国经济潜在风险担心。统计数据,2015年美国未偿还国债余额占其GDP比重的 101%。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国债的发行量已大大超出了其国力水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于对美国经济潜在风险的担忧,而减持美债。

  美国国债持续遭遇疯狂的抛售,实际上是全球经济疲软的表现。在时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明年出现一轮更大规模的美国国债的抛售成为大概率事件。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际金融秩序下,即使大国打一个喷嚏小国也会感冒,全球央行持续疯狂抛售美国国债的行为,必将给美国造成巨大的风险,在美国国内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慌,在国际市场则可能会引起普遍的恐慌。这,需要引起国际投资者的注意。

  本文发表于8月31日《香港文汇报》 http://pdf.wenweipo.com/2016/08/31/a17-0831.pdf

  作者:李勇(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