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学会讲故事


                                              企业要学会讲故事

 

       一、企业文化故事的发展渊源
  1、什么是故事?
  所谓故事,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涵义。同时,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通俗讲,故事就是用语言艺术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叙事类文体。
  故事的分类非常广泛,可以分为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爱情故事、创业故事等。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在每个历史发展进程中,都有会伴随着大量的故事广为流传。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四大名著,还是女娲造人、刻舟求剑、孔融让梨、三顾茅庐,等等,这些故事穿越历史、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案例1:雷锋的故事
  雷锋那种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现在仍是中小学语文中的教科书。
  案例2:焦裕禄的故事
  焦裕禄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公认的党员干部的好榜样,无论什么时代,焦裕禄以身作则、带病实干、严于律己、关心群众的优秀品质始终是党员干部教育的好教材。
  案例3:王进喜的故事
  王进喜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成为了中国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由此可见,没有故事的历史是苍白的,而我们的成长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故事。一个经典故事影响的不仅是一个时代,有可能是几个时代。
  2、企业文化故事及其发展
  80年代,国有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精神与作风建设,如大庆、鞍钢精神等;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一些股份制和民营企业逐步探索并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体系,如海尔、联想、华为等;本世纪,国内企业的文化建设热潮才真正兴起,呈现出多点开花、特色鲜明、蓬勃发展的趋势。
     案例1:同仁堂的故事
  少年康熙曾得过一场怪病,全身红疹,奇痒无比,宫中御医束手无策,康熙心情抑郁,微服出宫散心,信步走进一家小药铺,药铺郎中只开了便宜的大黄,嘱咐泡水沐浴,康熙按照嘱咐,如法沐浴,迅速好转,不过三日便痊愈了。为了感谢郎中,康熙写下“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并送给他一座大药堂,起名“同仁堂”。?
  案例2:海尔“砸冰箱”故事
  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称青岛电冰箱总厂)。一天,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把职工们叫到车间,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然后,张瑞敏告诉大家——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由此可见,故事是企业文化建设非常有力的工具,许多顶尖CEO张瑞敏之于海尔,任正非之于华为,马云之于阿里巴巴,李彦宏之于百度,王石之于万科,俞敏洪之于新东方,刘强东之于京东等等,都是讲述企业故事的高手,他们运用故事去阐明自己的观点、营销自己的看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种影响力、辐射力、推动力无比强大。
  二、企业文化故事的作用和类别
  好的文化故事是企业历史的“见证者”,企业理念的“阐释者”,企业管理的“引领者”,企业品牌的“塑造者”。
  1、企业文化故事的作用
   一是承载企业历史。具有企业鲜明特色的文化故事,可以将企业串联成一部创业电影,形象而又生动地展现企业的发展历史。
   二是传承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故事可以将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蕴含其中,在故事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企业文化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相关典型事例,成为员工行为的自觉引领。
   三是提升企业管理。通过对故事主题的挖掘,理清企业所秉承的管理思想、管理智慧,明确企业对发展的追求和对责任的担当,为企业管理者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是塑造企业品牌。通过最真实的故事,展现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先进管理思维,对内能提升员工自豪感与职业尊严,对外能树立起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增强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传播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2、企业文化故事的类别
  ①创业类:主要讲述创业人在创业时的经历,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体现创业人的企业家敏锐洞察能力,百折不挠、敢于攀登的创业精神。如张瑞敏创业初期借钱给员工发工资的故事。 
  ②经营类:主要讲述企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如何抢抓机遇,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占领市场,如何赢得客户信赖等。如青岛双星猫故事,海尔洗地瓜洗衣机发明故事。
  ③变革类:主要讲述企业在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和企业内部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时候,如何变革图强,改革创新。如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城墙口”冲锋的故事。
  ④管理类:主要讲述企业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如何与时俱进,加强管理,提档升级,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如海尔砸冰箱故事。
  ⑤寓言类:主要讲述一些带有经营管理哲学意味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形式生动活泼,内容简明扼要,哲学意味或启发性强。如松下“水库理论”故事;蒙牛的“狮子与羚羊”故事。

   三、企业文化故事的收集和编撰
  企业文化故事的收集与编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编撰一本优秀的企业文化故事案例集?
  1、明确编撰故事集的核心要义
  首先要明确编撰故事集的核心是什么?文化就是我们书的“内核”,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既是我们故事征集的范围,又是我们故事写作的文化内核。
  2、企业文化故事的主要格式
  ①主题。是点睛之笔,一个好的主题能够引人入胜。
  ②背景。交代时间、地点、起因、企业内外部环境等。
  ③故事。一个故事讲一个主题,反映一个哲理。
  ④述评。对故事进行精彩点评,阐明哲理道理。
     3、企业文化故事集编写的原则
     反映历史,紧跟时代。
     尊重事实,合情合理。
     突出个性,兼顾共性。
     统筹分类,动态平衡。
     故事传道,评论点睛。
  4、企业文化故事的编撰步骤
  步骤一:收集征集。面向全体员工广泛征集企业文化故事,是开发这种企业文化资源的有效方法。一是征集。下发征集故事《通知》,采取有奖征集形式,提高员工积极性;二是收集。由工作人员收集企业高管尤其是企业董事长的优秀案例故事,可从历年重要会议记录、讲话稿以及外部新闻媒体的报道等渠道收集;三是座谈采访。可采访企业高管、老员工、企业劳模和先进、外部客户等,寻找故事线索。
  步骤二:甄别筛选。企业文化故事的筛选标准:故事本身及其主人公蕴涵的思想必须契合本企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并且具有典型意义。
  步骤三:整理采编。企业文化部门组织专人深入基层,一方面核对所征集到的故事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情节进行细致采访,掌握更为翔实资料。
  步骤四:提炼升华。一个原生态企业文化故事,其理念的针对性和艺术的生动性未必合乎要求。必须进行有效地提炼、升华和深刻诠释,实现“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
     5、企业文化故事集编撰流程
  第一阶段:素材准备。首先成立编撰领导小组和相关工作人员;在原则、功能、结构、形式等方面达成共识,明确故事集的定位,确定故事集的目录及篇章结构。
  第二阶段:内容设计。内容设计阶段的重点是提炼标题、修改润色、撰写点评、绘制插画。并撰写高度凝练的前言和后记及各篇章的导语,确保故事集的完整性。
  第三阶段:排版印刷。排版印刷阶段的重心在版式的设计完善。根据故事集的整体特色,设计故事集版式风格,做到版式简洁明快、图文相得益彰。
   6、企业文化故事集框架分类
   ①理念类。以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为主导框架,并赋予一篇篇故事。如《海尔的故事与哲理》。
  ②价值观类。主要以企业核心价值观或主流价值观念为类别。如山东能源集团《我们的家园—超越文化故事集》。
  ③时间类。主要以企业几个发展历程和时间为先后顺序,以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典案例故事为牵引,由远及近,层层递进,反映出企业创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如同仁堂的《国宝·同仁堂》
  ④专项类。专项文化故事集。如安全文化故事集、管理文化故事集,这方面,一些大型钢铁、煤炭因行业的特殊性,比较重视安全文化和管理文化等分支文化,如神华集团《神东安全文化典型案例》。
  ⑤综合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顶层设计符合企业实际、特色鲜明的故事集架构。如新凤祥集团《祥音》文化故事集。
  案例展示:
                 四次搬家实现“住房梦”
   “啪啪啪……”响亮的鞭炮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欢笑声充满了凤栖湾小区27号楼的203室,这已经是赵慧元在凤祥工作后的第四次搬家!
    2007年,赵慧元结婚了,婆家远在200里外的临清,夫妻住哪成了难题。在热心同事指点下,他们递交了住房申请。经过审批,有了一间房(原来的冷藏厂平房),在购买了一些日用品后,搬了进去。女儿出生后,20平的小屋就拥挤了许多,看孩子的婆婆只能住在女工宿舍。
  2010年,因为厂区内不能有生活区,需要将平房住户迁移,于是有了他们的第二次搬家。这次被分到了宾馆对过的一楼家属房,虽然还是一间房,但是宽敞明亮了许多,还有干净的卫生间和刷洗间等配套设施。也是这次,电视机和有线电视结伴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2011年12月,公司在4号家属楼为他们一家三口分配了一室一厅,这个新家不但地方大,而且还有配套家具,热水器、暖气、空调也一应俱全。
  2012年夏,为了回报员工,公司预备建设高标准的凤栖湾住宅小区。赵慧元和许多同事一样满怀着信心在2013年6月开始了认筹和选房,2014年5月接到了交房通知。为解决装修资金不足,公司又一次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为每位业主提供了2-3万元无息贷款。
  2014年9月1日,有新凤祥投资兴建的铜谷小学和中学正式开学,赵慧元家的张玉佳正赶上了入学的年龄,背上小书包踏进了铜谷小学。依靠高标准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德智音体美全面发展的优良教育和孩子的努力下,小玉佳带给赵慧元一个又一个惊喜。
  小玉佳书上有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世代瑞金人感激的是毛主席对人民的关爱,而对于赵慧元来讲,她最感激的则是新凤祥!在公司工作的14年,赵慧元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从青涩少女到为人母,从一线员工走向管理岗位,与企业建立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追随新凤祥,已成为“赵慧元”们的一种习惯。 
  启示:企业靠我发展,我靠企业生存。一滴水只有把它放到大海里,才不会干涸。企业是员工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舞台;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员工的劳动和创造,两者互为利益、命运共同体。新凤祥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员工把实现企业梦、家园梦、个人梦融为一体。  
  
  四、发挥企业文化故事内外传播功能
  故事在企业文化缔造过程中,担任“缔造、诠释、传播、教育”的综合角色,我们应善于借助企业文化传播体系的力量,使企业文化故事得到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传播。
  1、纳入培训。故事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典型性。因此,要把其作为企业重要的培训资料,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让其真正认识到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真实存在的,使故事的效果得以发挥。
  2、挖掘征集。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要坚持故事挖掘征集常态化,坚持实行有奖征集,发动员工广泛参与,并定期收集整理,1-2年编撰一本故事集,使其故事常更常新。
    3、现身说教。为强化企业故事的教育引导功能,将企业故事中的人物为员工现身说法,这样可以起到“身教”的作用,弥补“言传”的不足。可以在企业文化活动中,让故事集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企业劳模先进等进行现身说教,让员工时刻感受到榜样的光辉形象。
  4、有效诠释。对企业故事进行有效诠释,提炼升华,是实现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的重要方法。故事集的编撰整理是一项文字要求非常高的工作,企业文化部门要加大此类人才的培养,真正通过锻炼提高,使其挖掘整理的故事既要“高大上”,又能够“接地气”,既生动感人,又真实朴实。
  5、载体传播。充分利用内部报刊、广播、电视台、橱窗、宣传栏、企业微信等渠道,开辟“讲故事”“好故事刊载”“班前故事会”等栏目,也可开展一些文化故事学习研讨会、交流会、分享会。其次,要整理经典案例故事,利用社会主流媒体进行传播,达到提高企业形象、企业品牌价值的目的。
  总之,好故事产生价值,好故事铸就品牌,作为每个怀揣实现百年基业长青梦想的企业,必须要学会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