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一个阶段的现货行情,比如下一天、下一周、下一个月、下一个季度,或者下一个小时、下一分钟、下一秒钟的涨跌走势,对投资者来说,有确定性高的,也有确定性低的。
既然很多时候行情预判的确定性不高,那么风险也就无处不在了,如果风险控制不好,不管对行情的研判牛不牛逼,交易必然是失败的。
进场的单子一成交,风险马上就来了,想要没风险,只能不持仓,而不持仓又无法盈利,所以为了获利,必然要承担风险。
那么,怎样才能控制好风险,去承担自己愿意承担的风险,然后博取可能的收益呢?如果对后续的行情是很确定的,当然可以承担稍微大一点的风险去博取高收益,但如果对后续的行情确定性不高,或者自己根本就没去想后续行情确定性高不高,只是想在一个位置进场尝试一下,看看行情是否配合,看看后面能不能赚到钱,那最好是承担较小的风险去换取可能的收益。
不管是做中长线、波段还是短线,风险的控制都是由交易者制定和执行的,不是说短线一定要严格止损,也不是说中长线就要放大止损。理论上和实际上,止损的大小都是交易者自己定的,我们完全可以用小止损的方式去做中长线的单子,只不过对进场点的要求会高一些,只不过发现行情有点不对头就要先撤退,后续再找机会进场便是。对极其稳健的交易模式来说,即使对后续行情的预期很高,也会设置很小的止损。或者是对不主动预期后续行情的模式来说,更应该设置小的止损。
小止损很容易被打掉,即进场后行情反向波动稍微大一点,止损就被触发了,止损成本也就支付了,再次进场后也很可能再次触发止损,但这种不断支付小止损成本的目的是躲避大的风险。比如日内炒单的模式就非常“乐意”止损,但每次止损都只有一跳或两跳,即每次止损的成本都是“确定”的,这样一天即使止损10次、30次、100次也伤害不大,而进场后如果盈利了,要确保守住的利润能够支付多次成本,甚至某次进场后行情马上就往“对的方向”快速进军,那么利润将是“惊人”的,有了利润后可以逐步止盈也可以让利润再奔跑一会儿,回撤止盈的幅度也可以逐步放大,总之要让这种“不确定”的利润尽量放大。再比如,中长线交易的模式,也可以用小止损的方式进场,虽然一次进场预期的是捕捉大行情,但进场后只要出现一些反向波动就先止损出来,静候下一个进场点,下一次进场后还是小止损,直到某一次进场后迅速脱离成本区,有了较多利润了,才逐步放大止盈回撤,如此操作,虽然“麻烦”,也可能错失一些行情,但如果一个品种确实有中大级别的行情,总能抓到一个好的“爆发性”进场点,后续赚到顺畅的行情。
“用承担小风险躲避大风险”如果做短线,就要异常灵敏,用不断进场的方式捕捉可能的较大机会,如果做波段或中长线,则要精选进场点,要耐得住,能够忍受空仓等待,并且要对止损后“错失”行情坦然处之。
因为初始止损小,“用承担小风险躲避大风险”的模式仓位可以大一些,而品种配置上则集中一些或许比分散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