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中国投机者没有抛弃大宗商品。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7月7日报道,中国监管部门今年4月采取打击泡沫的措施曾让期货市场急剧降温,但上个月以来大宗商品成交量飙升,已重回4月疯狂时期后的水平。尽管三大交易所的易手资金量仍低于高峰时期,但交易复苏显示投机者仍准备回归原料市场。
报道称,中国投资者推测,各国央行在英国脱欧后将采取措施稳定全球经济,于是从黄金到鸡蛋的各类商品都成了他们追逐的对象。有人也对豆粕和镍等商品的供应感到担忧,随着交易量激增,这种担忧正在推高价格。
浙江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师程小勇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重现巨额交易量,这是英国脱欧引起的。投资者认为,世界各国放松银根和美国暂停加息的可能性很高,大宗商品行情看涨。”
交易所数据显示,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6日合计成交额约为1730亿美元,合约规模达5150万手,为4月26日以来单日之最。三大交易所曾在4月22日创下2610亿美元成交额和8060万手合约的纪录,到6月中旬单日成交额一度降至800亿美元。三大交易所7日的合计成交额约为1420亿美元。
报道称,大宗商品市场4月上演的疯狂一幕很大程度上由投资者对钢、铁矿石及焦煤等工业商品的追捧所致。随后,三大交易所纷纷提高交易保证金和手续费,监管部门也采取措施压制投机。上述几类商品的交易量至今仍低于峰值水平。这次,轮到农产品、黄金、白银和一些贱金属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热点。
郑州商品交易所新闻信息部总监王晓明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交易所风险控制和市场监督部门一直在监控所有交易活动,交易所要确保所有参与者遵守现行制度和规定。
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没有对近期市场成交量复苏一事发表评论。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粕交易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菜籽粕交易呈爆发式增长。
报道称,随着需求上升,投资者对供应中断的担忧推动这两种动物饲料的价格上涨到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英国公投决定脱欧,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交易量在6月24日创下纪录,而白银交易量6日达到2015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镍的成交量也达到去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资者推测中国镍矿石的最大供应国菲律宾可能会打压开采活动。
大连商品交易所6日鸡蛋的成交额达16亿美元,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报道称,尽管成交量激增,但总体持仓规模相对平稳。这表明目前主导市场的是短期投机交易,而非对冲需求。
程小勇说,此前各大交易所出台的一系列降温措施让黑色金属的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从而导致5月和6月的成交量回落,“现在我们看到,在行情看涨的大宗商品领域,资金在重新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