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在街道上流淌,如乡村的小坝随波逐浪。 公交车站的站牌上标示有十几路车始发、停靠、终点和时间,一些不同年龄的人上车或下车,时有行动缓慢的老人、抱着婴儿的少妇、需要牵的小孩;案件当事人原告撑着拆叠伞,穿的旅游鞋和纯棉长裤因雨大似乎下身全湿;半小时后,到法院的公交车终于来了。 2 公交车经立体桥和离步行街、一些旅游景点不远的站停靠,陆续上车的人让车里渐多,有坐着和站着的,年轻的让老年人坐下、或让给抱婴儿的少妇;原告习惯站在下车的门口,看到车顶的雨横飞,也有雨滴打着透明的玻璃响,模糊能见窗外八车道来往的公交、出租、私驾。 车内一些人议论农村征地、城镇拆迁,报纸、电视报道,网上的视频、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有讲实在话:不是开庭,下咯样大的雨,随那个请,都不会出来;其中有人问:请律师用了好多钱?靠谱不?有人讲绝对相信,外地的名律师,专业、会讲,有职业口碑、收费高;律师是靠法律专业知识和职业规则呷饭;最怕请的律师官司到了中院玩失踪,担心法官和律师、当事人约谈,不开庭举证质证案件证据,作出判决书;…… 3 离法院不远的公交车站,车上下了一大半,原告也是其中之一。 雨,可能铁了心?似乎有意发怒?让我来冲洗路上的灰尘、污垢、肮脏;没有说出:到雨后彩虹,阳光明媚、街道卫生、空气新鲜,多少帮了环卫工人和冲洗路面微型汽车的小忙。可苦了路上打伞的行人,时有伞吹翻,行人中有全身湿透,一些女人似乎全裸。 原告,下车的,和之前到的人一起站在法院有台阶的门口。按法院的规定出示身份证,和设备检查随身带的提包或背包,有法警手持仪器扫描,律师递执业证或用手机扫描。 进了法院大厅,一些人直接往审判大厅那边走,有进立案大厅,有到法院信访接待室,有朝咨询诉讼台,有问法院挡案室在几楼?有打听执行局怎么走?有律师微笑说什么庭的署名法官办公室在几楼?有找庭长、主管不同诉讼的院长、院长。 原告在大厅看电子屏的信息,关注大厅接待的值班法官。有坐着、站的、高声、手舞,向值班法官讲各自不同的诉求。 原告习惯注意大厅有维护宪法权威、尊严的红绸横幅,好像是给公民依法维权的信心,有证据、事实、合法理由,应该坚持!关注法院介绍领导的信息,一边看值班法官在记事本上写,一边讲,时打电话。 4 大厅值班法官在接待其他公民诉求,原告似书呆子整理思路和案件经过:征收前,户主到公证处改名;签协议前,企业领导找谈话;签协议后,征收实施单位没有履行协议,向法院民事诉讼,申请先予执行;法院非诉执行局作出民事裁定,实施先予执行,执行人员没有出示证件、执行文书和法律规定的执行资料,一位没有穿制服的执法人员先翻墙,后用钢筋撬防盗门、木门强行闯入,是法院先予执行中存在瑕疵;民事诉讼的原告没有提供案件证据、法院没有组织交换证据,被告仅凭复印件应诉;领取民事判决书后,找实施单位协商判决书有执行内容判决主文的漏判;原告派人到上班的企业,影响工作,讲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书,是原告和被告之间的事,都应依法依规;到政府政务大厅,有建议找判决书的当事人,或找法制办,到市建委、市征收办,都没有按证据、事实、判决书有执行内容协调;到检察院申请检察和法律监督,打电话向律师、市中院、省高院、最高法院咨询怎么走法律规定的程序;民事诉讼的文字庭审笔录中有在法庭上换主审法官;一个征收补偿履行协议案,民事判决书后的第五年领到行政判决书,在家像看小说、电影电视剧,细心中发现判决书存在瑕疵,判决主文存在争议;对瑕疵和争议,分类分项一一用笔记在黑皮封面的本子里;一个多月后,到法院挡案室复印了一些资料,黑皮封面的本子里也多了几行。对值班法官讲行政判决书,不会像民事判决书那样吧?不会像法院院长接待日的院长登记诉求没有回复?人之间的权利权益有争议或个人面对群体分工合作的职务行为怎么用情理法?…… 5 电子屏显示时间是十点三十分,值班法官对面的人陆续离开。 原告走近:你好!不好意思,这次见法官,不记得是好多次;每次来法院,都要请半天假。 坐,呷茶不? 谢!落雨天,省得跑厕所。今天蛮忙,接待几十个。 公民有诉求到法院,或对法院的法律文书有质疑,法官应理解、尊重!法院是讲法律,讲公平正义的地方,公民的诉求,讲程序、讲证据、讲事实、讲法律规定。 原告听到值班法官对其他公民诉求讲法院收取诉讼费用是依法依规,审理案件按程序,和业务部门的管辖范围,执行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判决书的公开,与最高法院视频等。没有讲,说了谢谢理解、尊重。边拿出记事本,和一些证据,按记事本上写好的诉求,先递证据,开门见山讲一项一项事实,适用法律条文;之后说庭审现场,与挡案室案件正卷的文字笔录不符,幸好开庭前申请录音录像,要核对怎么走程序?在法庭上,递交的证据,有签名和日期,案件正卷里没有;案件审判长打电话约的谈话,书记员手写的,签了名和日期,当时建议复印,法官讲会在案件正卷里,上个星期到挡案室,案件正卷里不见手写的谈话笔录;重复之前讲的:法院的判决,是国家审判机关的国家行政行为,如果只有证据和事实,按国家的国情三原则,只能面对现实;法院作出判决书,原告、被告、法院都应依法依规。 原告注意值班法官边听边记,也翻之前的记录。 值班法官有节奏的:你讲的诉求,都记着,是职权范围内的,协调;具体案件的审理、判决中的瑕疵和争议等一些解疑?要找合议庭和承办法官。 原告站起来,谢谢!尊重法官的职务行为,理解法官的职务权限,去找承办法官。 6 在行政诉讼案件主审法官办公室,原告习惯先递烟,同时:先到大厅值班法官那,有关案件的审理、判决、解疑,找承办法官。 原告拿出证据,准备讲事实。 承办法官的脸色不好,没让原告继续:拿上级压人!办你的案费了好多力。作出了判决,解疑都在判决书里,不存在找主审法官,不存在解疑,滚出办公室! 原告记好,准备让法官核对,突然办公室进来有十几人,一人一句讲什么。 原告站起来,手执笔,把记事本翻开:请你们一个一个讲,好记;最好是负责人讲。 一位上班没有穿法院制服,不知是不是法官?先是右手对原告指指点点,周围不讲话了,凭口气是负责人:如果有问题,不要无理纠缠法官,下次无理纠缠对你采取措施,还指名道姓。第二,有问题,找值班法官、接待的院长,不是你来找,由法官来。 原告面对有穿制服有没穿制服的众多法官法警:讲完没有?我记着,请核对!对承办法官:刚才讲的,要不要核对?其他法官法警还有没有要说的,如果没有,走哒,谢谢各位接待。 7 原告到法院大厅,跟值班法官讲了刚才发生的事,是真是假找当事人核实。接着咨询:有关判决书公开和坚持与最高法院视频,要不要像民事判决书那样写申请? 都要具体找合议庭和承办法官。 边走边说谢!原告手机铃响,《领悟》是分类的亲人;看短信、微信,有问:那件事,几年了,问你总是说正在办,快哒;要不要请个靠谱的律师?要不让大伯的企业律师看案件的证据,听他的建议,再进行;千万记住一件事:如果和法官法警有争议,先配合他们,保持沉默,再打电话给大伯,让律师跟他们商谈。你跟你爸一样,有自己的原则,随什么事讲理,总是相信法官会依法依规;想过法院改判错假冤案,国家赔偿用财政,依法维权要好长的时间?有几个耗得起?大姑打电话问你妈,找你有事,听讲下好大的雨去了法院,我爸要我转告:有理要坚持,违法要承担责任;千万不要莫成了维稳对象,第一注意安全,第二注意身体,第三有话好好讲,要不要我开车接?…… 原告选其中一个回:谢谢!法院、法官都会依法依规;放心,我不会像有些社会上的青年人青春激情;我正打的在回家路上,到家打电话给大姑。顺问大姑、姑父好!听说大伯、小叔、二姨、梦舅到你家,明天天气会好,一起陪他们看古街、古建筑,记得叫上英子,带上摄像,…… 8 原告又到案件审判长办公室,友善的:你好,值班法官又要我来,一是判决书的公开,二是坚持与最高法院视频。 办公室陆续进来几个人,有讲坚持与最高法院视频,到北京去。 原告心平气和:判决书的公开,坚持与最高法院视频,都有规定。本案民事判决书的申请公开,与最高法院视频,立案庭受理了,没有告知到北京去视频。 承办法官的语气比之前好:判决书公开,坚持与最高法院视频,按法律规定,法院会安排。 要不要写申请? 审判长没有回复。原告说了谢谢,向法院大厅走去;同时想:判决书的公开,坚持与最高法院视频,按规定向立案庭提交申请;对庭审文字笔录与庭审现场不符,申请与庭审录音录像核实。 9 平常,原告办完事,直接搭车回家;看透明厚玻璃外,雨,像失散了孩子的母亲一直不停伤心流泪,雨中时伴闪电雷呜。 原告想等雨小些再走,在大厅内,面对透明玻璃外的雨,看到高高飘扬的国旗,记起每月的一天,法院院长和他的团队、法官和法警列队,升国旗、奏国歌,接着院长、法官举右手宣誓,法警宣誓。 原告转身看电子屏,几天后是院长接待日,怎么跟接待的院长反应今天发生的事?接待的院长会登记、会回复吗?也想到法官和普通人一样,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和亲人朋友;在法院,心里装着案件,对具体案件,庭审前的调查,开庭审理后,对案件证据逐一并全面审核认定,适用法律条文,怎么用文字组合判决?对行政判决书的瑕疵和争议的诉求,会是之前院长接待日的院长对民事判决书那样建议:按诉讼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可以上诉,申请再审,超过时效,可以申诉,或建议找主管诉讼业务的院长? 法院大厅外的雨,似有三峡开闸,越来越大。大厅内有打电话约车的,有手机铃响《男人花》,有看手机和同伴细声等会再走,有坐着或站着议论:讲明的,我是相信法官公平正义。那要看法官的判决书,对案件的审判程序,对证据的审核认定。讲我家的房屋,有房产证、土地证,评估报告和协议只补偿土地上的房屋价值,没有补偿房屋占有的土地使用权价值。地方出让土地,网上报道不少地王,高价地建的房,都分担给买房人,买的毛坯房还要装修;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土地的增值,有土地使用权证的公民,按法律规定应该分享;地方出让高价土地,买房人还要交税费;征收拆迁是要补偿土地使用权价值。宪法、土地法、房地产法有规定。讲报纸、电视报道内蒙古呼格案、海南陈满案,国家赔偿二百多万。一个冤死十几年,一个冤坐二十几年,法院改判无罪,赔钱是应该的。刑事案有公安、检察院、法院,要是追责?找谁?宪法规定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刑法有规定,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要承担责任。老百姓私闯民宅,要是又抢又毁人家的东西,是违法犯罪;老百姓妨碍执法人员执法,拘留、判刑;有些公安的刑讯逼供,有些检察官公诉有错,有些法官知法违法判决,都应按法律规定办。普通老百姓有几个懂法?请靠谱的律师,讲证据、事实,再问何是搞,听说司法局有法律援助。几百万是私人的,或是企业的,肯是要追究。刑事案,从公安、检察院,到法院审判,对错假冤案,不但对案件追责,造成国家赔偿的经济损失的相关人员也要追责。对头,这样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原告时听时记忆:上网看到法院网站内部监督的纪检监察、分工负责院长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记在记事本上,相关纪检、监察、监督审判工作有法律法规。对今天发生的事,还是不要打,直接向接待的院长反应。何况法官是法院业务部门成员之一,是法院集体成员之一,像一个家庭,虽有行政职务上下级的尊重,业务部门分工合作,整体上成员之间是兄弟姐妹存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存在上级爱护下级、下属。法院有职务、岗位责任制,…… 10 一些人从法院大厅的门经验证、检查进来,也有走出的,大都是冒着大雨来,有想用法律解决纠纷,相对协调比较公平正义;出去的,应有解决了,或有眉目,或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审结案,尽快回家,过上正常的日子。 原告似有《西游记》的孙悟空分身术,眼前有几个穿着不同像律师讨论案件、程序、建议:爸妈该讲的都讲了,面对现实;趁年轻,凭知识、智慧,说不定比案件证据、事实依法依规争取来的还要多,算算时间成本,何况不在乎那些;国家的国情是有三原则;民事判决书的判决:违约承担责任。退了诉讼费用,证明没有违约,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违约违规应依法承担责任,不要牵涉别人,不要找人当说客,不要以权代法,不要用钱掩盖违约违规行为;公民依法维权,是和法院、法官共同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法院作出的法律文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判决主文是否公平正义,关注的人一看就知道。署名法官的职务行为依法依规作出的法律文书,有法官个人的文字组合智慧;公民对法律文书,应尊重法官的职务行为,实际是尊重法院、尊重法律!法律文书中有瑕疵和争议,正常,人总会失误犯错,及时纠正,会获得理解、尊重;法官对案件证据逐一、全面、之间关联的审核认定中的合法、真实、关联分别采信、支持、确认,和适用法律条文有理解的主观价值判断存在允许差异;从法律规定的程序,一案两审为终审;公民对判决书的瑕疵和争议,按诉讼法规定和法院大厅值班法官或接待日的院长讲的,可上诉,申请再审,可申请法院内部监督;中院二审判决书的瑕疵和争议,可向省高院或最高法院上诉或申诉,走完法院的程序,再走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人难免不失误犯错,是瑕疵和争议应依法依规;如果判决书中的瑕疵和争议涉嫌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公民依法申诉,法官的职务行为是否违法违规有法院内部监督和依法问责追责;法官的职务行为不是个人行为,法律文书上有国徽和地方法院的红印章,是国家审判机关的国家行政行为;何况法官与公民之间没有个人恩怨,也没有直接利益关系;曾在国内国外的网站看到:法院作出法律文书中的瑕疵、争议和错假冤案,按宪法和诉讼法规定公民有诉讼、申诉权利,可以向法院申请内部监督,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法律监督,可以对法官作出法律文书中的瑕疵、争议和错假冤案的职务行为申请追责,发生的财产损失、精神伤害,申请赔偿。多看韩国电影《辩护人》,会有思考、智慧,至少有:个人面对强势、强权、群体公职人员的分工合作,怎么面对?应具备什么?怎么进行?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应像战场上的战士,为战友、为战斗冲锋陷阵,不顾宝贵生命和家人、亲人的担心。 法院大厅维护宪法权威、尊严的横幅,是宪法和法律公平正义的社会美,不应是街道上的宣传广告,不是小说电影电视剧的艺术美与现实存在距离,应是法院的每一位法官在审理、判决、执行具体案件中用职务行为美维护宪法权威、尊严的社会美。 原告时看微博微信群,有一条:如果国家有宪法、健全的法律、完善的民主监督,如果社会的分工合作执法群体知法违法、侵权犯法,如果监督部门不监督,如果媒体不报道,等于是官官相护、法不责众!受害者没有地方求助,无处申冤,受到侵权、伤害得不到赔偿和社会公认共识的公平正义,公民个人是执法群体任意宰割的奴隶!有跟帖或接着:雷洋案,有校友的声援,检察院立案侦查;律师从法院出来裸露大腿,有律师群体的声援,法院当面道歉,表示相关赔偿意愿;执法人员的执法违法,官员的决策违法,都要依法承担责任;与其说是人的悲哀,不如说是人的不幸!现在是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及时互动,不是历史上一家姓的皇权封建社会,…… 大厅里的人有可能想到法官快下班,有单独,或结伴离开,走向雨中,有进私驾车、的士,有往前走等公交,或进地铁。 11 原告看值班法官整理记录,眼前浮现:值班法官的话:法院是讲法律,讲公平正义的地方,公民的诉求,讲程序、讲证据、讲事实、讲法律规定,是职权范围内的,协调;对其他公民诉求讲法院收取诉讼费用是依法依规,审理案件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和业务部门的管辖范围,执行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判决书的公开,与最高法院视频等。之前院长接待日分管不同业务的院长讲话:法律规定,对任何人是一视同仁。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诉讼权利,现在是立案登记制。…… 原告自知:有关法律专业知识,不可能像律师、法官、检察官,要像学校的学生;有关案件,打电话给大伯,看律师怎么建议、怎么进行?法律专业知识还只懂些皮毛,对判决书的瑕疵和争议,应根据案件证据、事实和之间的关联,适用法律条文,依法申诉,让证据、事实、适用法律条文一起体现文字组合的智慧,像小说电影电视剧的艺术美成为社会美。也是主流媒体报道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12 法院大厅的电子屏显示十一点三十分;值班法官起身,走近电梯,回办公室。法院是法官上班的地方,也是法官个人和其他法官分工合作的集体之家,有集体形象、荣誉,法律的权威、尊严,社会、国家的公平正义! 原告推开透明厚玻璃门,走出法院大厅,弹开折叠伞,向雨中走去,心想:快点搭车回家,洗个澡,不像雨天在路上经风雨、时有闪电雷呜,不像有些人在法院大厅看到听到闪电雷呜时连忙遮眼塞耳。 同路的中年人手机铃响《阳光总在风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