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老城,其实一点也不老,是60年前重修的。1596年,波兰王城从克拉科夫迁移至华沙古城,从此华沙成为波兰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大兴土木,华沙即刻兴盛起来。1656和1702年华沙两次被瑞典人摧毁,又两度重建。18世纪末华沙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二次大战末期的1944年,华沙举行反纳粹占领者起义,起义总指挥部设在古城。起义失败后,希特勒下令把华沙从地球上抹掉,古城90%被毁。战后,人们急切地展开了重建工作。到1966年,所有旧城的纪念建筑都依照14至18世纪原样重新修建,现在帝王之路的两旁,还有不少地方贴着500年前的华沙油画,除了交通工具从马车换成了汽车,就象从来没有被毁灭过。
老城的中心城堡广场(Plac Zam-kowy),往前是古城,往后是帝王之路,高耸的雕像是齐格蒙特瓦萨三世纪念柱(Sigismund III Vasa),这位国王在位期间将波兰首都从南部的卡拉科夫迁到华沙。
皇宫正面
皇宫侧面
总统府雷兹威尔宫(Radziwill)
总统府大门前纪念空难的鲜花和照片,每一张照片后面都有一个破碎的家庭。正值波兰新总统选举完成,遇难总统的弟弟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竞选失败,组织了小型的抗议活动,多家电视台早早搭好机位拍摄新闻。虽然警察很多,但气氛还是很和平,也不拉绳禁止我们这些游客在总统府门前的晃悠。
强力的托举,总统府的侧门
这位啤酒老兄也来凑热闹,我们每天都要喝当地啤酒,波兰的啤酒虽比德国差些,但比在瑞士喝到的口感要好。
进入古城
随便一扇窗,都是一道风景
类似琴键一样的这个是圣约翰大教堂,是老城区里资格最老的教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显克微支(他的书我一本也不知道)就安葬在这里的地下室。
老城的中央广场,华沙的城徽——美人鱼。比起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华沙的更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