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不相信,茶商怎么办?“推心置茶”快解决!


 

  知道我涉足茶叶品牌营销咨询,就有朋友让我帮忙买茶。起初我都是自己掏钱买,然后转送给朋友,因为我不好意思收朋友的钱。后来渐渐多了,尤其是不少朋友让我代买大红袍等武夷岩茶,我也就没有这个能力了。

  而少量的茶,我也不好意思找人开口,因为人情就像银行存款,再大也是有额度的,加上中国人都会有的面子心理,有时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诸如为了贪便宜、赚差价、吃白食等等。但要保证品质和正宗,有些茶还必须开口,尤其是名家的茶,有时更要找其本人帮忙才放心。这是一种两难境地,日子久了也就有解决方法了。

  碰巧今天我把代买的大红袍交给朋友,他很坦诚地说:“不好意思谢总,麻烦你了,我自己不去买,主要是害怕买到假货,尤其是不瞒你说,现在很多领导来喝茶,买到假货就丢大人了,倒不是为了便宜。”我很理解,笑着说:“没关系,现在买茶,不信任的确是大问题,很不放心,很怕买到假冒伪劣,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至于价格,能便宜点当然是好事,但不是主要问题。”

  

  紧接着我就指了指笔记本,告诉朋友我正在忙着一本新书的定稿工作,其主要内容是阐述茶商如何“转型升级”,即,在这个消费者不相信商家的年代里,怎样做才能一步步重建信任,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心”,提高茶叶销售业绩。所以,我们几番讨论之后,至少否定了二十多个书名,虽然仍有点不满意,但最终还是把书名定为“推心置茶”。

  显而易见,“推心置茶”是由“推心置腹”一词演变而来,意指茶商把“推己之心,置于茶上”。为了深入理解,我们需要重温“推心置腹”背后的典故,现综合网络资料,稍作调整后引用如下:

  西汉未年,王莽篡位引起天下大乱,各地农民揭竿而起讨伐王莽。公元23年初,刘玄被立为天子,刘秀任偏将军。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刘玄,刘秀一次次迎战,屡立战功,被刘玄封为“萧王”。刘秀城府很深,对刘玄做皇帝心有不甘。于是,刘秀一边在黄河以北与反对刘玄的农民军作战,一边加紧扩充自己的势力。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大败赤眉军,收编了投降的部队,册封降军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军官也都任命了官职。但降者并不是很放心,担心刘秀不是出于真意,万一有变怎么办。

  刘秀察觉到他们的顾虑,便采取了一项出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将仍旧回到旧部,统率原来所属的兵马;他自己则只带很少的随从,到各投降部队去巡视,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以表明自己对他们绝对放心。这些投降的官兵见刘秀把他们当作自己人,立刻解除了心中的疑虑,互相议论说:“萧王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了,放在别人的腹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难道还不该为他赴汤蹈火吗?”所以,官兵对刘秀十分服从。

  

  现在消费者对茶商的信任,就像“降者”对刘秀的信任,有点儿“势不两立”,甚至还不如“降者”对刘秀的信任。毕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何况是“屡次被蛇咬”!又适互联网正在重塑一个个行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费者不仅可以自由发布自己的消费体验,批评表扬、插科打诨、嬉笑怒骂都可以,也可以自由获取别人的消费体验,好的坏的,甚至从前商家想努力严守的“秘密”,也都被曝晒在互联网营造的广场上,在阳光下的直射下,一切都清晰可见!

  怎么办?别无他法,我们只能像刘秀那样有魄力、有方法,走进刚刚加入阵营的“新朋友”中,果断地把自己的“心”掏出来,放置在“茶”里面,有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讲实话、做实事、出实效、聚真情,让消费者感受到我们的真心、诚心、热心和恒心,才能够引导消费者恢复对我们的信任,重构消费者与商家的良好关系,从而进一步破解中国茶产业的卖茶难题,再次推动中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如何做?这就是《推心置茶》这本书努力解决的,我们通过实践和研究,精心提炼出大转型时代茶商需要遵循的22条商规,帮助大家顺利实现转型,找到正确的方法,重新学会“按动消费者买茶的按钮”,让更多人愿意买茶、买到适合自己的好茶,让消费者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好,而顺带的结果是,茶商的生意越来越好!

  这是“推心置茶”的核心目的,祝愿一切顺利实现!(此文是作者谢付亮先生为其新作《推心置茶——大转型时代的22条茶业商规》所作的序言)

  作者简介:谢付亮,品牌实战权威导师,营销诗人,策划出版了《活着要懂添加剂,著有《一群正在回家的人——一位“营销诗人”的人文诗选》(上海三联书店)、《品牌天机》(机械工业出版社)、《指点茶山》、《点茶成金》、《茶翅高飞》(福建人民出版社)、《卖茶你要这样说》等10余部专著,担任过100余场品牌塑造课程及论坛主讲嘉宾,观点、论著和策划案例被包括凤凰卫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新浪、网易、腾讯、搜狐、CCTV、《环球时报》、《联合日报》等在内的国内外1000余家媒体推荐或报道。更多快速实战的茶叶品牌营销策略请搜索微信号“dianchachengjin”订阅“点茶成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