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股权-陈佼娇:全民股权投资时代已来临


  原始股权-陈佼娇:全民股权投资时代已来临
  
  今年私募频发股权投资产品,立志转战一级市场淘金;而弱市中的股市、泡沫风险较高的楼市、收益逐步趋低的理财产品也让不少个人投资者开始把目光转向股权投资领域。业内甚至流传“未来的富豪将多来自股权投资”。那么股权投资真能成为实现个人财富增值的投资“新风口”吗?
  
  “股权投资尤其个人(含大众)股权投资,肯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热。社会上有这种说法:只有拥有股权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这是比金子还增值保值的方式。”IDG资本资深合伙人杨飞在论坛外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大众参与股权投资未来会越来越被接受,且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比如在台湾,股权投资几乎就是“妇孺皆参与”,股权投资、持有“就跟吃米饭一样”。“我想大陆也会这样。但同时也要注意,并不一定每个股权都能上市、增值或完美退出,这需要专业知识和理性认知。而基金产品存在的价值正是提供这类专业服务。”他建议大众如果想参与股权投资,首先要明确“不是只要参与就能赚钱”,其次对大部分人来说通过基金进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但现在基金业泥沙俱下,尤其众筹领域集资、诈骗等诚信问题突出,所以投资者也要擦亮双眼。”
  
  “大众股权投资无论对专业投资领域、产业发展还是公司的发展,肯定都是一件好事,影响都是正面的。”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宋安澜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但同时也会有“致命的”风险:“可能会损失很多钱。”因为创业企业成功的概率并不太大,甚至小于10%,因此“这对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对整个行业会有帮助。”他建议,“不要贸然做股权投资。要做就一定要和专业人士一起做,比如一些有专业分析和判断能力的人(如投资顾问),自己随便判断丢钱的概率会很大。”
  
  对此也有不同意见。“股权投资还是专业人士做更好,”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云峰在会外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个人股权投资中,很多人以为有关系、有渠道就能找到好项目,但这种投资没有可持续性,就算偶尔一两单成功了,仍无法保障连续盈利,而且政策、操作层面的变化很大,比如,如果企业IPO不成经营又走下坡路,后果可想而知。”他建议非专业人士,如果进行股权投资应尽量找专业基金,“人家有盈利模式。为什么说基金规模达到50亿就相对安全了,是因为基金到了这个规模就可以相互腾挪了,这里亏了那里还能赚回来,这样基金才能存活下去。而个人投资砸完后回不来了就会比较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