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嚴復。(2015.4.24.)
永远铭记严复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和爱国主义者。一百年前,严复在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科学与爱国两面旗帜,大量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倡导变法维新,批判封建专制思想,苦心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表现了作为一个先进的中国人非凡的见识和勇气。”(习近平:《在纪念嚴復逝世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
嚴復是跨越近代—现代的跨世纪伟人,他对中国近现代所发生的变革所作的贡献,永远值得人们研究和铭记。嚴復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思想文化遗产是文化瑰宝,永远值得珍藏、传承和发扬。
福州船政局和船政学堂成就了中国近代最早的造船业、制度工业、飞机制造、翻译事业、留学事业、海军军校、高等教育等几十项中国之最。在中国处于衰败、危险的大背景之下,严复一入船政学堂所接受的影响和目标,就是“救亡图存”。从早年参与海军学习、到留学英国、再到回国参与创办海军军校、再到思想启蒙,直至宣讲政治学,倡导变革,严复是在船政文化土壤上成长的一个真正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从经历上和思想上都有着痛彻理解和切实贡献的人。
中国船政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意义,永远值得铭记和研究、继承和发扬。而嚴復正是船政文化的杰出代表。
嚴復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在社会上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看严复系列“译作”:《天演论》(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原富》(亚当斯密《国富论》)、《群学肄言》(斯宾塞《社会学研究》)、《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论自由》)、《社会通诠》、《政治讲义》、《法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穆勒名学》(约翰-穆勒《逻辑学》)、《名学浅学》、《美术通诠》、《中国教育议》、《计学浅说》(《政治经济学原理》)……嚴復的“西学”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逻辑学、教育学、哲学等几乎所有全部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开启了中国现代社会科学的学术大门。
中国近代—现代史中,无论学术文化的哪一学科,无论政界、军界、学界、商业界哪一个知名人士,无不以嚴復为开山祖、先驱者和导师。 启蒙之功,世人皆颂,举国敬重,煌煌者包括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都尊严复为自己的导师。
作为“西学第一人”的严复,却同时被誉为国学大师。严复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显现恰恰是与西学的输入成正比:“中文欲求进步,与欲读中国古书,知其微言大义者,往往待西文通达之后而后能之”(《教授新法》),所谓“以自他之耀,回照故林”。西学第一回照彰显嚴復中国的国粹之学。
嚴復的文化发展战略主张,恰恰是“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强调中西文化正是需要通过异质文化的相互观照,才能使双方共性和特性均得到发展、显现。
严复是中西文化比较首倡者。嚴復学术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汇通,具有深远国际意义。
从林则徐到林旭,从陈宝琛到谢冰心,从三坊七巷到板桥林家花园,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多少发奋图强的杰出人物,因嚴復救亡图强的呐喊而汇集,连串接续,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华夏文化,开展对积淀深厚的闽都文化,船政文化,严复文化的深入研究,以促进有关领域学术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创新,是实现强国梦,复兴梦的伟大文化工程。
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竭力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尊重历史、珍惜历史,继承历史优秀文化传统,把我们的全部历史作为向前发展的宝贵财富。
嚴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发展史的第三座里程碑,推动着中华文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因此,我们要永远铭记严复,研究严复,传扬严复,传承严复!
(严复学博客biog.sina.com.cn\yanfuxue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