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发展要真正实现大的突破,必须解好决政策导向与市场推进“两张皮”的问题
农村电商的物流痛点
(刊发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16年第11期)
文/ 潘国尧
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呼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物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
早在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但是一年多过去了,农村电商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各方资本对农村电商市场仍在观望,特别是事关电商双向流通的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困难重重。
一方面是农民“触电”愿望迫切,另一方面却是电商发展受制于物流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农村这个十万亿级规模的电商市场怎样才能真正被撬动?除了顶层设计,地方各级政府该怎样布局当地农村的电商物流体系?农村基层组织该如何积极主动整合资源配合发展?羽翼渐丰的电商巨头又该以怎样的姿态争取有大的作为?实际上,很多工作还是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中,只不过人们希望农村电商能像城市电商那样的发展愿望更加迫切而已。
农村电商干打雷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精准扶贫”成为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对农村的精准扶贫,在互联网环境下,首要的是为农户接通光纤网络,搭建好互联网应用平台。国家发改委早就发过一个关于“宽带中国”的战略实施时间表,选择相关试点省或自治区,每省或自治区选择20个县(区、旗),推进农村地区宽带发展,当时的计划是到2015年,全国实现95%以上的行政村通光缆,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30%。
但是事实是直到2016年,全国90%以上的农村家庭还没有通光纤网络。这个战略的目标与结果的反差竟是如此之大!今年3月23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国家标准委等又制定了《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明确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强大、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电商物流体系,根据这个《规划》,农村电商物流将加快发展。但是能否达到目的,现在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中国的电商发达到何种程度,但是农村连宽带都没法做到普及,农民没法上网,你让他们怎样拥抱互联网的春天?也正是因为农村的宽带没法普及,不要说各大门户网站的涉农频道空洞无物,有的甚至都不设这个频道。就是一些专业的涉农网站也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据统计,全国有近4万家涉农网站,主要为咨询数据类、农产品电商类、信息媒体类、导航类等四大类。但是,很多的涉农网站基本是在政府和机构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运行模式大同小异,内容大多是你抄来我抄去,对农民没有多少吸引力。而几大最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对涉农的内容又不熟悉,专业性不强,它们的商业频道可以细化到为某类特殊商品单独设栏目,它们的娱乐频道长期占据首页的显眼位置,其它如股票、证券、汽车、房产等“城市频道”也是方兴未艾,但是涉农内容往往是被结合到经济或者产业频道中,有的因为编辑力量不足,干脆砍掉农业内容。就是专业的电商平台,比如阿里、京东等,涉农的频道除了那些面向高端人群的生鲜农产品或者一些农村风光旅游内容外,别的也是乏善可陈。
互联网在内容建设上忽视了农村,就很难对农民上网产生吸引力,农民没有上网冲动,就不会产生安装宽带的冲动。所以即便政府部门在政策上给以多大的倾斜和优惠,“宽带农村”还是很难宽起来,这恐怕是形成两个“90%”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中国有2000多个县、8亿多农民,这个庞大的市场,电商平台如果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只把移动平台作为信息服务的主攻方向,那么农民还是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互联网服务的,政府主导的“精准扶贫”也会流于形式。
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的窘境是政府做政府的,电商做电商的,各方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就是缺乏有效的整合。为此,农业部等八部门曾经联合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探索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不同类别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融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开展鲜活农产品网上销售应用示范。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应用主体,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开展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电子商务试点。构建农业电子商务标准体系、进出境动植物疫情防控体系、全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等。
这样的设想不可谓不全面,各地也出现了一些服务三农的电商典范,但是总体来看,城乡之间的电商发展水平还是存在巨大的差异。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发展农村电商,平台企业一定要重视农村,适应农产品的特点,准确定位目标人群,同时提供高效的物流输送,形成深度的产业链合作。而要做到这一切,除了当地政府的努力外,电商平台的专业服务又至关重要。
平台企业主攻物流
近年来,中国的电商企业已经位居全球先进行列。但电商的发展却遭遇了物流的瓶颈,对于这一点,包括阿里和京东在内的电商巨头早已感同身受,这些年电商企业也一直在苦苦寻求破解的办法。实际上,解决农产品进城的“最初一公里”和涉农电商物资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关键点就是物流。
农村远离城市中心区,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差、网点少,很多村子依然是物流的盲点。对于一些小型的物流企业而言,以其实力,顶多只能在乡镇建立配送点,相比城市居民,村民们很难享受到便捷的送货上门以及售后服务。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快递网点的乡镇覆盖率为48%,还有近一半乡镇不通快递。
而且布局农村物流网络,并非只是发展“快递”那么简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物流体系落后的现实,还是要从布局大物流体系入手。而这个工作如果没有配套政策的支持,单靠电商企业的努力是很难把设想变成现实的。比如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需要交通部门支持,搭建多层次综合服务平台需要供销社系统帮助,其它如村信息服务站、农资店、超市等则需要通讯企业和村级组织的大力配合。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了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提出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 “实现村村直接通邮”的工程计划,这将对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国家的一些好政策要落地,单靠政府的推动是不够的,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应当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角。在破解电商物流难题这场战役中,很多电商企业也都在行动。
阿里借助菜鸟物流。2013年5月,阿里和众多合作伙伴一起成立了专门的物流网络公司菜鸟网络。按照阿里的规划,建成后的菜鸟网络将是一个可以覆盖全国的物流骨干网络,能够支持日均300亿的网络零售额,目标是“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
目前,菜鸟网络在全国已经建立起一张覆盖320多个县,近1.6万个农村服务站的农村末端网络。菜鸟网络并不直接配送这些货物,而是利用数据系统将各地的快递及物流公司组织起来,在农村搭建了一张密度更为广泛的配送网络。通过农村末端物流网络,超过三成的农村包裹能够实现县城到农村当日达,近七成的包裹次日也可以送达村里,让农村消费者和城市消费者一样享受到了便捷的物流服务。
京东的三大计划。其一是先锋站计划,就是为进一步拓展自营配送体系,将渠道快速下沉,目的是将物流布局网络深入到农村偏远地区或此前尚属京东市场盲点的区域;其二是“京东帮”服务店,主要是帮助京东商城建立起覆盖县镇市场上的物流、安装、服务等一系列的问题,据了解,京东计划今年将建成600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乡村推广员10万名,争取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其三是京东无人机送货,主要是解决农村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如果未来能大规模使用无人机自动自动卸货,再飞回来,几十架无人机就能解决一定区域所有送货以及农村逆向物流的问题,同时可以使偏远乡村的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苏宁的服务升级。2015年,苏宁可配送的乡镇总数量突破了1.5万个,三四级市场覆盖率达到了77%,今年苏宁希望提升到87%,进一步扩大乡镇市场的覆盖力度。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日前表示,苏宁将不断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物流网络覆盖力度,进一步加大苏宁物流面向农村企业、农村商户的开放力度,把农产品资源“引流上线”,打通农产品进城的流通渠道。
目前苏宁已在14个大区完成了22条省内干线建设,苏宁在这些物流主干线上建设的自营服务站,都能够实现次日送达。早在2014年,苏宁把各地原有的200家乡镇售后维修点升级为新式乡村服务站,提供代客下单、最后一公里配送、售后维修、批发销售等服务。这些服务站实际上是苏宁线下近1600家连锁门店和数十个物流基地的延伸,该模式将让O2O模式的推广更具深度。
总之,农村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农民理应享受电商发展所带来的快捷、便利和优质优价的线上线下服务,如果因为物流的原因导致农民生活质量与城市居民的脱节,这不但是电商经营战略上的失败,也将是各方对“三农”发展的失职。
地方政府出实招
“新四化”中的农业现代化是十八大时提出来的,这些年来,围绕这个战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不少地方政府也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精准扶贫、农业领域的创业创新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其中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方面,特别是在解决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两个一公里”方面,各地也涌现出了不少创新典范。上文提到的阿里、京东、苏宁这样的电商企业之所以能在农村如鱼得水,争取到其它行业梦寐以求的发展环境,这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同样的道理,地方政府如果光发文件,搞体制内的“层层落实”,也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农村电商发展要真正实现大的突破,必须解好决政策导向与市场推进“两张皮”的问题。
在这方面,湖南省的做法值得推崇。今年1月1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与苏宁控股集团在长沙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置业投资、互联网O2O、跨境电商、互联网+扶贫、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湖南省省委书记徐守盛、湖南省省长杜家豪亲自出马,与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一行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徐守盛表示湖南拥有丰富的特色农副产品,希望苏宁云商可以利用互联网连接千家万户,让湖南的老百姓也可以共享互联网发展红利。而张近东则认为这样的愿景并不遥远。
张近东之所以敢如此表态,这是因为苏宁与湖南地方政府已经有过成功合作的先例,比如2015年,苏宁云商在湖南发起了“拯救凤凰蜜柚”的行动,自当年1月9日在苏宁易购大聚会平台上线凤凰蜜柚以来,一个星期内就卖出去了60万斤蜜柚,不仅解决了果农的燃眉之急,还帮助了农民创收,并打出“凤凰蜜柚”的品牌。
对于湖南方面而言,与苏宁的这种战略性合作,主要还是看中了苏宁强大的物流能力,以及苏宁易购直营店对加速湖南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建设所带来的直接效应。湖南省政府的决策者们敏感地意识到,苏宁云商将对提速湖南农村发展电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这种政企之间的战略合作非常值得推广。据了解,苏宁云商投资10.8亿元自建的长沙物流基地一期已经于2015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基地建成后大大提高了物流配送速度。 同时,苏宁控股集团还将在湖南投资4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湖南农村市场的拓展,2016年计划在湖南建设60家苏宁易购直营店,发展3000名乡村电商代理员,开展100000人次的电商培训,提速湖南农村电商的发展进程,让湖南农民搭上互联网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增收致富。
而辽宁省则根据本省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现状,加大了农村电商物流平台建设的力度。近日,辽宁省政府印发了《2016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方案》,提出以“三农”需求为导向,加强农村地区便民渠道站点建设。2016年计划新建设农村地区便民服务设施2000个,每个站点投资约3000元。同时计划按照“一乡一社”的标准,将860处便民服务设施升级为“邮农丰”农村专业合作社,助力农产品销售,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农村地区,布局合理的便民服务平台体系。2016年全省计划建成“村邮乐购”电商驿站3000处。改善物流仓储条件,畅通土特农产品流通渠道。辽宁还将指导邮政企业实施市、县仓储中心建设,计划建设市级仓储中心14个,县级仓储中心44个,市级仓储中心每处计划投资30万元、县级仓储中心每处计划投资15万元,全面强化地方土特农产品仓储流通网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相关部门为了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最近也与不少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以聚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在通信、快递等方面的政策合力。自治区商务厅将积极组织新疆特色农产品继续对接家乐福(中国)直采系统,家乐福将对于新疆直采农产品在出口欧洲和中东、服务费用、采购价格、结算方式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政策。中国电信新疆分公司对全区涉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县级运行中心、电子商务创业园(孵化园)、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宽带接入费在标准价格上直降50%的优惠幅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新疆分公司对于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的县市给与特殊政策扶持,电商包裹资费降低30%、邮件全程时限提高30%到40%(提前了2到3天)。新疆中联陆港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平台、网点、物流和金融供应链等优势,支持新疆电子商务发展,共同促进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好举措。
此外,像河北秦皇岛市供销社系统构建“运营中心+仓储物流+村级服务站”的运营模式;安徽定远扶植村级组织建设共享供货平台,以物流推进群体性创业;山东菏泽推动企业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等创新举措,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电商和电商物流的发展。
无论是各级政府的力推,还是电商大佬的主动作为,大家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相信只要政策到位,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得到保护,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物流问题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