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缩聚光气法


    界面缩聚反应是在两相体系中进行的,其中一相即BPA 钠盐和少量的链终止剂( 通常是苯酚,有时也使用替代的酚类,例如对叔丁基苯酚) 溶解于5% ~ 10%的苛性水溶液形成水相。苛性物作为酸接受剂,加入三乙胺作为催化剂。另外一相由溶解于有机溶剂( 通常是二氯甲烷,或者是与其他高沸点溶剂如一氯化苯的混合物) 的初生PC 聚合物和光气组成。当聚合物生成时,二氯甲烷成为溶剂。紧接着聚合的是缩聚。反应结束后除去水,将聚合物溶液进行洗涤,可以通过各种方法( 例如蒸发、用正庚烷抗溶剂沉淀或者蒸汽沉淀) 来分离出聚合物。

    界面缩聚光气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约有90%的PC 生产采用该工艺,技术成熟。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适合大规模连续生产,产品纯度较高、光学性能较好、相对分子质量高,但工艺路线繁杂,原料光气与溶剂二氯甲烷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装置废液中含有的二氯甲烷,因其归为可能的致癌物而一直令生产商担忧。
    几乎专门使用BPA 单体,因为其获得很容易,且合成出来的聚合物实用性能又好。然而,产生的少量共聚物被用于特殊用途,例如,溴化BPA 一直被用于阻燃级。基于四甲基BPA 的共聚物显示出增加的热变形温度。对苯二甲酸也用于共聚物以改善耐高温性和耐久性。基于有机硅的共聚物具有耐久性和低温抗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