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清楚地记载着:艾灸应当遵从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准则。中国古代先民多以农耕为作,脸朝黄土背朝天,因而,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次序:通常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
中医考究辩证施治,有些疾病的调度灸疗次序也不是原封不动,可以先减轻表现,比方先灸阿是穴和别的重点穴道等。总归是以人为本,病人舒服为宜。
在家就可轻松灸疗据《内经·灵枢》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深夜为冬。
通常来说,晚9点到清晨3点是一天的冬天,叫日冬;清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日,叫日夏;下午3点到黑夜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早晨人的精气神开端生发,病易入体;日中人的精气神最旺,能打败病邪。所以在一天中灸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午时之前或许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