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强观察之老龄化问题要正确应对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中国目前已进入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国家之列,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1。3亿人,到2050年将达3。32亿人,超过总人口的23%。同时,预期寿命稳步上升,在30年里,平均每5年上升约1岁。退休后的余寿不断增加,人均养老金支付的总额自然也增加。目前对中国养老金缺口的估算,最乐观的也认为缺口将达到3万亿人民币。 对于填补社保基金缺口来说,延迟退休这一算盘打得不错。但是对于劳动者而言,要多交5年的养老金才能享受到本该在5年前就享受到的待遇,人们乐意吗?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搜狐新闻客户端,对25311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对延迟退休持什么态度”的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2。3%的受访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态度。 任何一种经济决策,都会以牺牲另一种决策的成果为代价—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养老压力,但会造成就业岗位无法腾出,制造更多啃老族。 老龄化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从各国经验看,延迟退休不失为缓解老龄化问题的一剂良方,而且延长职工工作年限,从真正意义上尊重劳动、知识和人才,实现人尽其用,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一项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要充分考虑国情民意,平衡在业者的工作权利、年轻人的就业权利和退休者的休息权利,在推出和落实的最佳时机上谨慎选择。对于我们劳动者而言,我们应该理性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