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事物
喻建国
世间所有事物都必呈存在,当然也有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事物肯定不是事物。不过事物也有一个度,譬如宇宙,我们称其为一种事物似乎很有点不妥,因为它太大太大了,超出了事物的度,它已经似乎不能用事物去冠带了。但是宇宙确实是一种存在。
世间也有一些很小很小的事物,如细菌,虽然细菌很小很小,但是它确实仍然是一种存在,用存在去概括还是极妥贴的。这里就显示了事物这个词语有时候不能冠带很大很大的存在,而存在这个词语能够冠带。对于很小很小的事物,自然是事物,但是用存在去称呼也一样妥贴。即存在包含了事物,可是事物不能包含所有的存在。
事物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或者曾经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存在必定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物质是存在中的一种。
人们对物质存在的认识已经从物质的液态、固态、气态,发展为等离子态和中子态。等离子态就是电离化的气体。当气体的温度升高到几千度以上的时候,气体的原子就开始抛掉身上的电子,于是带负电的电子开始自由自在地游逛,而原子也成为带正电的离子。温度愈高,气体原子脱落的电子就愈多,这种现象叫做气体的电离化。在几百万大气压的压力下,不但原子之间的空隙被压得消失了,就是原子外围的电子层也都被压碎了,所有的原子核和电子都紧紧地挤在一起,这时候物质里面就不再有什么空隙,因此物质也就特别重了。这样的物质,科学家把它叫做“超固态”。在超固态物质上再加上巨大的压力,那么原来已经挤得紧紧的原子核和电子,就不可能再紧了,这时候原子核只好被迫解散,从里面放出质子和中子。从原子核里放出的质子,在极度大的压力下会和电子结合成为中心。这样一来,物质的构造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是原子核和电子,现在却都变成了中子,这样的状态,叫做“中子态”。
人们对于与时间或空间对应的存在,如过程、运转等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加深。这种存在构成在存在中很大的部分。过程的局部性和过程的无限性,运转的局部性和无限性,不管怎样,时间与空间对存在做了全面的覆盖。四维空间即三维空间再带进时空所形成的空间是非常生动的呈现。当然也有可能,存在孤立于时间和空间之外。
事物全部被存在所覆盖,存在却可能在事物之外。存在可能既非事,也非物。我在这篇文章里对存在和事物做了一些关系的研究,目的是让自己和大家对存在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一个认识很重要,有了这一认识,人在看待任何一个对象时,就会有不同凡响的见地,看得更清,更透,更全面,更N维,当然境界会更高更深更广更微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