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两份大字报


图片/山云画

四十年前的两份大字报

作者:张瑞生

       作者按:一九七四年,曾在延川插队的北京知青丁爱笛担任张家河大队领导,为使永坪油矿子弟来他们村插队,为队里谋取一些帮助,派人去学校商谈有关事宜。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当时不叫校长,)赵如彬是个老教育家,六五年从宜川中学到延川中学任副校长,革委会成立后到永坪中学任革委会主任。当时他对受到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上表彰的,以及在歌曲里唱红的反潮流先进人物丁爱笛不以为然,对他们的行为是持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态度。从有关资料获悉,丁爱笛在学校时就是个敢闯的学生,加上又受到上级表扬,被树立为反潮流英雄,加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便给赵如彬写了两份大字报。由于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老师们早已厌倦了各类斗争。特别是文革中的大学生当年指点江山的幼稚和无知,随着来到偏远山区早已荡然无存。因此大字报出现后,大家都是一笑了之。丁爱笛又把大字报抄送到县委。县委书记申昜(yang)派工作组到学校。县委发文件支持丁爱笛,但对永坪中学的要求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求回到毛主席正确革命路线上来。赵如斌一边接受批判,一边认真抓好教学工作,令县委书记十分感动,在支持反潮流同时,后来一看事情出入过大,又把永坪中学作为批林批孔典型,在全县加以推广。随着年底运动结束,县委给赵如斌解决了家属户口问题,又将其调任文教局长。赵如斌由于工作认真,
    最后任延安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恢复高考后,丁爱笛考入上海一所大学。多年过去了,赵如斌老校长任然保留当年所有文件复印件,其中有:两张大字报;学校三份有关检查表态和决定;赵如斌自己的两份检查;县委的两份文件。今天我把两份大字报找出来,让没有见过大字报的同志了解一下那个时代人们思维方式和文字语言特点。前两年,因要写稿件,获取这些宝贵资料,并且走访多位当事人。虽然稿件被人家拿去后,泥牛入海再无音信,但我要非常感激我的校长赵如斌,他年事已高,仍然不厌其烦回忆了当时的具体情况。还有高明海、刘凤祥、张北雄等一批知情者也为我讲述了发生在那个时代生动事例。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感谢。
 附:两张大字报内容如下

第一份大字报的标题是:

    要批判、要斗争、要革命 赵校长何去何从?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以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需要,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有力措施,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保证我们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他猛烈地冲击了几千年来剥削阶级轻视农民、轻视劳动的旧思想和旧习惯,起了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三月五日陕西日报刊登了共青团陕西省委在三月二日给要求上山下乡革命小将的一封号召信,填写延安青年运动新篇章,在这封信中提到“在青年走社么道路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还提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大革命,对待这一新生事物是支持还是反对,这是现实的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的大是大非问题”。
   三月八日受贫下中农委托,我们团小组派了李汉斌、李顺义两位原永坪中学毕业的青年,到你们永坪中学,本想一是和应届毕业生谈谈当前农村大干快变学大寨的大好形势;二是以我们这几年插队农村干革命的亲身经历介绍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确实是大有可为的;三是准备听取知识青年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我们本来以为我们一定会得到校党委大力支持的。但事出预料之外,我们一找到赵校长,赵校长劈头盖脸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什么“听说你们庄斗争很复杂,本来我就不想让这批知识青年到你们庄去,是县上来文让去,只好派去,”什么“先跟你们说明,你们回去后,不要把这批青年引入斗争中去,让他们自己学,如果你们把他们引进去,就是害了这些青年 ,我明天还要开会,给这些知识青年讲,下去了不要急急忙忙参加斗争。”赵校长还用教训我们这两位青年的口气讲什么:“你们青年人要看清方向,现在弄不对,就要犯大错误,你们庄的问题,在农村是普遍  的,你们不要小题大做。”请永中的革命师生同志们好好想一想,你们的校长说这些话有哪一句是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他准备把我们青年引向何处去?什么阶级斗争复杂就不让去了,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共产党就是要搞阶级斗争,就是要搞无产阶级专政,我们青年要当革命的闯将,要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熔炉中千锤百炼,阶级斗争复杂怕什么,作为一个革命青年就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为革命就要豁出生命干,什么引入斗争就是害了这些青年,这话是怎么讲的。我们贫下中农子弟不搞阶级斗争谁来搞,怎么能说参加了阶级斗争就是把人“害”了呢?照他们的逻辑,阶级斗争就不能搞了,这些话我们听起来似乎和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轮、林彪、孔老二鼓吹的“中庸之道”有些臭味相投,我们知道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毛主席教导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毛主席历来十分重视我们青年一代的成长,毛主席教导我们“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而你们的赵校长却反其道而行之,反对知识青年参加阶级斗争,一个革命的校长,而且还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校长,有这样的思想和言行,这难道不是发人深省的吗?不错,张家河大队阶级斗争就是激烈而且尖锐,但这正是培养和锻炼我们的课堂,“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贫下中农热心教育和关怀下,我们张家河大队的革命青年,经受了考验,我们和贫下中农一起大搞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使张家河的面貌有了初步的变化,在学大寨的道路上有了可喜的进步。据我们了解,原来是有许多知识青年报名来我们张家河大队的,但都被你们的这位校长和几位老师所散布的骇人听闻的流言吓退了,这也没有什么,我们只是希望同志们在即将下乡之际,好好重温毛主席的有关教导。任何一个知识青年,不管他将来到哪个庄插队,他们面前还是有两条道路问题。我们一定要紧跟毛主席干革命,千万不要做那只能为资产阶级欢迎的“老好人。”共青团陕西省位的这封信,还号召要向孙立哲、贾凯义、丁爱笛、杨占春、邢根娟、党政叶等优秀的知识青年学习,要敢于反潮流,但是你们学校有个姓刘的老师说什么:丁爱笛虽然是人民日报点名敢反潮流的,我看他有些事做得太过分了,年轻人不要太骄傲了······等等。请问刘老师,你如果有勇气而且抱着对革命青年负责的态度来帮助丁爱笛的话,那么就请你或者以信的形式或者干脆就以大字报的形式把你的意见谈出来。只要你说得对,我们相信丁爱笛会接受你批评的。丁爱笛同志下乡五年来,在上级党委的关怀下,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敢于革命,有一定的反潮流精神,因而遭到阶级敌人的痛恨和一些因循守旧人看不惯,我们认为对新生事物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也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这些请刘老师深思。
   学校领导及革命的师生们:
   我们本不是一个单位的同志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写这份大字报呢?我们认为不论是本单位还是外单位,我们的方向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共产主义。我们如有缺点和错误,就应当及时提出,以使我们在前进道路上,相互取长补短,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为此我们想谈谈对你校教育革命的一些简略的看法,如有不对,请批评指正。

      第二份大字报的标题是:

永坪中学教育革命是否回潮

   当前教育界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极其尖锐,斗争的焦点就是:是坚决捍卫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呢,还是恢复旧教育制度。革命的实践告诉我们,在现阶段
阶级斗争的特点是:当革命风暴以排山倒海之势压过去时,那些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为了保存自己以求东山再起,他们或者装死躺下,或者打着红旗反红旗以求蒙混过关。但当革命发展到一个阶段,形势不再是疾风暴雨的时候,那些没有被革命风暴扫尽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又暗暗的活动起来。他们极力利用残存在人们头脑中的旧意识旧传统观念以售其奸。他们妄图在新的革命外衣里再塞上旧货,在这情况下,斗争是势不可免的,文艺界对《三上桃峰》的批判,张铁生和黄帅的信,就是这个回潮与反回潮斗争的突出典型。在永坪中学是否就那么平静了吗?不,永远不是,我们举几个例子请革命师生同志们考虑。
   (1)、师生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这是文化革命的伟大成果之一,是黄帅革命小将为之奋斗而被亿万革命群众坚决支持的社会主义新教育风尚。但我们永坪中学的校长和个别老师以一种家长式的统治手段对待学生,有的对学生拍桌子瞪眼,用手指头点学生脑袋,破口大骂学生,更有甚者还拿钢笔点学生,给学生脖子里洒上许多墨水。这是什么作风。在永坪中学师生非但不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反而好像老师就当然比学生高一等,在这种师生关系之下,使许多学生不敢有独创精神,在这次插队的学生中间,有的想改变志愿也不敢来学校改一下报名单,可见王法之硬。
   (2)、在评三好学生时,学校规定各门功课考试成绩平均八十分以上,才能有资格评三好学生。请问光凭分数是否真能说明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程度。
   (3)、学校考试制度完全是旧的那一套,把学生当做敌人搞突然袭击,考试时几个教师像巡警一样来回巡视。有时还不放心,一张桌子上就发两种试题,不让学生研究。谁稍有越轨,就用行政手段严加处理。
   (4)、用各种各样的纪律束缚学生,什么进老师办公室报告,上课前起立。每天下午要晚点。一个学期学生只能有三个星期日能回家(回三次家)。闹得学生晕头转向,不知一天都在做什么,晚上一下自习,就打熄灯铃。夏天中午来的学生家长也不让进校门。我们的学校究竟有些什么合理的纪律。更使人发笑的是,晚上熄灯后,有的值日教师来回巡逻,谁说一句话就上了笔记本,第二天大加训斥。尤其是赵校长对此最感兴趣,经常在在熄灯后拿笔记本听学生在说些什么。
    好了,我们不再列举了,要列举还很多。我们相信永坪中学的革命师生了解的情况一定比我们多得多,革命的师生同志们,当前一个深入的批林批孔运动正在蓬勃开展。我们的批林批孔为了什么?孔子和林彪都是想把历史拉向后退,因此他们提出了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妄图恢复旧制度。无产阶级革命就与旧传统观念作彻底的决裂。而对着永坪中学种种恢复旧教育制度的严重情形,我们难道还能再保持沉默吗?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有敢于反潮流的精神,我们革命青年和教师要当教育革命的闯将,要站在批林批孔的最前列,要敢于同旧教育制度作不调和的斗争,要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把批林批孔进行到底,捍卫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
  张家河第二团小组 3、10
 (丁爱笛以第二团小组落款,没有用团支部。时间为1974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