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骑车挨训实地感受骑车人行路难


省长骑车挨训实地感受骑车人行路难
 
李华新
 
    我到哪里工作都会买一辆自行车,到长沙也买了一辆。骑车上路,一会要骑上人行道;一会路断了要扛着车子过天桥;一会被交警拦住,他也不知道我是省长,还教训几句;我转弯做个手势,提醒后面机动车注意,出租车师傅还把我拦住,摇下车窗,说你摆什么谱啊?又把我骂两句。你说这自行车还能骑吗?这说明我们的公共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5月9日《东方网》)
 
     以上内容是湖南省长杜家毫在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脱稿发言的一小部分。杜省长的这席话,听起来也没有什么,因为即使是省长在自己主政的地方骑骑自行车,好像也没有什么。
至于他骑行的是什么牌子,或是自己骑车有什么感触,倒在其次,人们感兴趣的是他在骑车过程中的一些经历:比如遭到警察的训斥,为那些开出租车的司机不满等等........
 
如果省长、市长家楼下整天有一群大妈在跳“广场舞”,方便市民娱乐健身且不会扰民的小型活动场所就会增多,大型体育场馆等“形象工程”就会减少;如果袁贵仁的孙辈必须在祖籍地安徽参加高考,北京大学就不可能成为“北京人的大学”,高考肯定会变得公平……
 
如果取消了官员看病的特权,以及一些部位必须所知道的特权。说实在的,当官就真得很寡淡了。可是当了官,这些特权就会很自然的属于为官者。
 
比如,现在的官员是不会有人骑行自行车或是挤公交车的。而问题是,当杜省长骑着自行车在长沙的街头的时候,他的后背是不会贴着我是省长标签的。因此就可以近距离感受,城市骑行者的不易了。
 
因为现在尽管说是倡导绿色出行,但是实际上这一最绿色的出行方式,却是屡屡受制于城市的交通。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混杂,而且是有电动车出行期间。因此杜家毫省长骑车上路,体会到了“骑行难”及修车摊点少等问题,也体会到了省城交警的“牛逼”,并在严肃的会议上公开“揭短”,长沙市领导能不抓紧行动吗?说不定也去买上一辆自行车,经常骑行上班以了解路况,这就不但将迅速解决长沙市民“骑行难”的问题,湖南省其它地级市、县级市的领导,估计回去后也会立即行动。若再推而广之,全国其他省长、市长、县长都能经常骑行,中国城市“骑行难”的问题肯定会很好地得到解决,“绿色出行”或迅速成为时尚。
 
一个愿意打球的市长会使得这个城市变得富有朝气,而这其实也是可以做到的,尽管是购物繁忙,可是说起来拿出一点时间打打球的时间还是有点。而假如就是到和百姓一样的球场上去出出热汗,那么这个城市的球场就会得到发展。一个愿意游泳的市长和百姓一起健身畅游,那么就会发现在这个项目上的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可喜现在我们的官员这些业余爱好不多,能够骑骑车的领导也是稀罕事。而且是会得到和普通百姓一样的训斥,至于苦于无路可行,也是很正常的。很多官员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加之不愿意主动废除特权,因此对百姓痛苦缺乏深切体会,甚至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态度冷漠,导致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杜家毫省长“骑行”效应若能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放大,我相信各类公共服务水平将很快有质的提升。也许这才是省长骑行的意义所在。
 
通过切身的体会了解民情民意,这样最直接。也许不会提倡各地市长省长都去骑行自行车,或是其他的什么都是需要亲自来完成的事情。但是有一点却是必须的,那就是来到民众之中,或许才会真正具有了民生意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