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十个不等式


  《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十个基本问题》是早年任正非请彭剑锋教授在华为做的演讲,对于当今的中国企业而言,这十大问题仍然摆在眼前。当年在华为讲完后,就给华为做咨询,第一个项目不是华为基本法,是做营销的组织建设与考核体系。去年我访谈任正非时,他谈到当年华为处于混沌期和迷茫期,人大教授做的两件事对华为的发展是有益的,一是他们编了大部头的欧美管理制度的“白皮书”,使中国企业的制度建设有了基本的参照;二是我们共同创造了《华为基本法》,帮助华为明确了方向,上下达成共识,统一了思想。

  我当时在华为讲的是《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十个基本问题》,就是根据自己的体会和实践,以及那些美、日企业的制度,总结了一些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天看来依然没有过时。

  第一个问题就是机会的成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一个企业靠抓住一个机会的暂时成功,我认为不算成功。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企业家完成战略的思考,并制定可操作的企业战略。

  第二,一个产品或项目的成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企业要想持续成功不能依靠单一产品的成功,而要打造系列产品。企业应该从单一的业务结构转向系统的业务结构。

  第三,企业家个人的成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老板自己有能力,但企业形成不了团体智慧,形成不了团队,那这个企业也不能持续成功。所以企业最关键的是从老板个人的成功转向团队建设。

  第四,不按规则的成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很多企业没有以规则为主,都是依赖潜规则,缺乏阳光规则、制度建设。这样企业的成功也只是偶然的成功,靠潜规则来运行甚至会触犯法律底线。所以企业必须建立阳光规则。

  第五,人治的成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我们不否定人治,但一个完全依靠个人操作,而没有制度维持的企业,即便成功也只是一时侥幸。

  第六,粗放管理成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一个企业完全没有管理体系,不靠科学的工具、方法,永远停留在粗放式管理阶段,是不能保证企业持续成功的。大部分企业面临从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向。

  第七,单一能力的成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企业只靠一个产品,没有资本运作的能力,不能进入资本市场,很难发展壮大。对比国外企业,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够两手抓,一手抓产品,一手抓资本,具有双重能力。

  第八,仅凭硬实力的成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一个企业仅仅依靠资本投入、光靠有钱,没有软实力,那就走不远。所以企业最重要的是依靠人才、技术、品牌、管理、文化,要靠机制来运作。美国最优越的就是制度,能把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实现了领先。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九,单一利益的成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一个企业如果仅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不是一个事业共同体,大家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这个企业做不大。所以一个企业不单是利益共同体,更要打造成一个事业共同体。

  第十,只有规模没有规模质量的成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一个企业一味追求规模扩大,但是没有盈利能力、管理能力,企业的成长就是没有质量的,是粗放型的。有质量的成长我们称为有效成长,否则就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