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技术(Oxidation Ditch,OD)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OD) 污水处理工艺是 在20 世纪50 年代研制成功的。1它将曝气、沉淀和污泥稳定等处理过程集于一体,间歇运行,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氧化沟自从Pasveer氧化沟1954年出现以来,就是依靠其简便的方式处理污水而得到不断发展的。1968年出现了Carrousel氧化沟,1970年出现了Orbal氧化沟,1993年出现了Carrouse12000型氧化沟,1998年出现了Carrouse11000型氧化沟,而且还在不断发展,1999年又出现了Carrouse13000型氧化沟,80年代初出现了一体化氧化沟等。
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也较多地开展了对氧化沟工艺的研究。由于其高效的去除效果,在制革废水的处理中得到广泛采用 。通常泥浓度宜控制在2500~3000mg/L 左右。因此,根据工艺的要求,要及时调整好回流量与进水量的大小,并控制好转碟曝气机的供氧量。溶解氧过低,妨碍正常的代谢过程,过高又加速有机物的氧化而促使污泥加速老化,既增加运行费用,又容易造成二沉池污泥发生反硝化现象,导致污泥上浮。
氧化沟技术发展的强势在于氧化沟的环流,由于这种环流,是造成氧化沟长久不衰的内在原因,外在原因则是其具有多功能性、污泥稳定、出水水质好和易于管理。另外,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也非常强,有进一步研究、发展和应用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