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活状态无非两种——“群居”和“独居”。
在中国北部湾的一个孤岛上,生活着一位68岁的老人,因遭遇生活不公,老人在孤岛上独自一人生活了38年。凤凰卫视的记者听说了老人的故事,于2005年和2015年先后两次登岛采访,问了老人同一个问题:“你一个人在孤岛上是靠什么支撑过来的”,老人说:“是酒,没有酒,我早已不在人世……”。
这是一个关于“孤独与酒”的真实故事。
38年来,没有人知道老人与酒为伴的内心独白,但是,酒支撑老人活下去的意念和力量却是直击人心的。酒的精神价值和生命意义在“老人与岛”的故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无以复加。
酒的价值与“群居社会”有什么关系呢?
一直以来,群居的人类总是被世俗生活的洪流裹挟,激荡前行,身不由己,悲欢离合,何以诉说?
酒的诞生,让人类找到了原始“玩耍自娱”之上的精神世界,并开启了人类群居交往的文明之源,史书记载,人类礼仪的起源,最初来自于“酒礼”。
在群居社会中,酒除了具有祭祀庆典,礼仪交往的重要作用外,更多与人类的“六欲”(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交织缠绵,密不可分。甚至,酒本身就是“六欲”的精华和浓缩,让人类迷恋上瘾,欲罢不能。因此,酒自古就被称为“人间魔水”。
无论“独孤”还是“群居”,人类都离不开酒。酒不仅让人类发现并深刻理解了“生命和美”的价值,而且,让整个社会变得有了“温度”、“湿度”和“高度”。酒的出现,不是让人变得更加“粗犷”和“放纵”,而是更加有“品度”和“韵意”。
因此,群居社会发展到今天,酒的“美学价值”已经到了该“重新定义”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