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教育母亲的极端方式毁了孩子
李华新
“神童”魏永康,两岁识千字,四岁基本学完初中阶段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3年后,没拿到学位,被劝退。这是一个现代版“伤仲永”的故事。2016年04月08日 08:52:06 来源: 新京报 )
神童的故事,现在人们都看到了不愿意看到的结局,而这样的结局原本也不是人们愿意看到的,更不是为了他的神童之路,一直铺路的母亲的心愿。
神童光彩尽失之时,一直陪读,高中还给他喂饭的母亲,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还指着旁边车水马龙的道路,让儿子去被车撞死。我们不必过于指责魏永康的母亲,没有哪个母亲想害自己的孩子,只是在当初并不觉得,等到恶果酿成方才如梦方醒。
其实在当时母亲的过分的包办一切使得这样的神童没有自己的一点自主,甚至只是一个学校考试的机器。现在是没有读完硕博,没有写完论文,其实这样的人,即使是学习期满了,走向社会也未必是一个队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对于现在的那些千方百计去读书去到国外花钱读书的家庭来说,即使是你花了高昂的学费也未必就是培养出了人才,因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有过磨难的,是需要在历经坎坷之路才会成长起来的。
就像神童的母亲不能是由母亲包办一切,母亲牺牲了自己奉献除了全部的心血,而未能完成母亲的心愿,而究竟孩子是怎么想的,母亲其实并不去了解。而孩子的神童光环,实际上是让母亲得到了虚荣。
许多人正是因为从小不太注重这方面的能力培养,长大后的社会生存总是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至于那些从小就被当作神童而圈起来的人,这种代价往往是其不能承受之重。孩子终要长大,终要放飞,与其任他将来吃苦受罪,不如让他现在就受罪吃苦。与其一直握在手心将来无法放手,不如现在试着放放手。
魏永康目前已结婚成家,在一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这难道就“跌份”了吗?难道非要“大富大贵”才配得上“神童”?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的时候,母亲居然让他去跳楼、让他去被车撞死,如此“不成功便成仁”的所谓母爱,让人不寒而栗。幸好,魏永康没有听母亲的话去寻死,虽然后来求职与求学之路跌跌撞撞,但他终归学会“自理”与自食其力,并已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这何尝不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一个学习好,能够考上好大学的孩子,未必就是一个成功的孩子。因此,根据孩子自己的意愿读书,也很重要。而且不要让孩子生活在光环中。锻炼他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正常人,这似乎才是最重要的。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