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定是个混乱的一年,“螺纹钢”、“蒜你狠”、“房价”,着实火了一把,相对的原油市场也跟着躁动起来,在原油市场里EIA一直是被看做是“油价的风向标”,可是风向标也有出错的时候,回顾之前的EIA原油库存数据连续五次与行情相背,是失灵了?还是另有隐情?
其实相对来说这也并不是无迹可寻,作为一个投资者你不但要谨慎关注EIA库存它给原油带来的重大影响,最重要的是要去综合市场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再去推测行情的一个变化。
今年油价从12年低点反弹的势头不减,居然在联储会议后依然出现了新高,但这种好日子可能很快出现转折。
首先,有迹象显示汽油供应过剩,过去几年来全球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开始出现状况。受全球炼油厂强劲需求提振,原油期货价格已较1月中旬触及的低点上涨超过了三分之二。这使石油生产商和出口商乐观认为2014年中至2016年初的全球油价惨跌周期已经结束。目前已经步入上升周期。
但是,需要清楚的是几个汽油进口大国已开始转为出口,汽油供应过剩,已把储油设施填满、并侵蚀炼油利润。尤其亚洲炼油产业的过剩产能在摧毁企业利润,中国新建炼油厂在全力出口,使大量供应涌入市场。到一定程度,炼油的过剩产能将影响到原油。产量激增使得全球充斥着大量廉价的原油,原油日供应量较日需求量多出100万至200万桶。对于炼油厂而言,这应当是个好消息,但近来亚洲地区多数成品油的裂解价差大幅下降,主要因产量超过需求,导致库存大增。裂解价差是原油成本与石油衍生制品之间的价差,一般用来衡量炼油利润。就连过去一年多数炼油厂最大的获利来源--汽油的利润也自3月以来下降了近40%。
别忘了,去年全球汽油增长有超过50%源自亚洲的贡献,但今年供应压倒了需求。未来几个月,欧佩克有推动价格下降的可能,而且在中国,柴油利润率已经跌至六年低位。欧洲和北美炼厂的利润率较高,但也承受压力。在日本,由于经济陷入停滞、人口逐步减少以及电动汽车兴起,导致汽油需求减退,过去通常进口原油以供应国内市场的炼厂,现在正瞄准国际买家。正在浮现的油品供应过剩,最终将回溢至原油市场。
看看这些亚洲的主要消费国,中国、印度、日本等等,如果它们都开始出售汽油,那么结果肯定是油价将下跌。
从进一阶段主导市场的油价看,原油将在未来几天见顶,重新向41方向回归,这也意味着加元即将开始回落,即便加元今年的飙升势头指向1.20,则始自1.40之上的升势也将有一个指向1.30的滑落,何况,原油真的转势了吗?
高级顾问
2016.4.28(财经,原油精选)
崔雄品金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