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邱晓华:重婚入狱竟能“雄起”
著名经济学家邱晓华最近很活跃,频繁亮相于各种场合谈论经济问题,谈房产、谈股市、谈GDP增速,由于话题分量足,屡屡成为了各大财经媒体报道焦点。(4月27日《长安街知事》)
说起邱晓华,那绝对是一名传奇性人物,百度显示:邱晓华,厦门大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和博士。高级统计师,新华都商学院教授、澳门城市大学教授,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紫金矿业执行董事、副董事长。澳门城市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曾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处长、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后因重婚罪入狱,2008年6月中旬,邱晓华出狱,赴中海油总公司下属研究机构任职。2012年8月加盟民生,出任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若抛开犯罪部分,再结合邱晓华当初力推的“绿色GDP”概念,邱绝对是一名副其实的“学者型官员”,这对于当今“假文凭”稀松平常、“假博士”泛滥成灾的中国官场,实在是弥足珍贵。
笔者关注邱晓华已有10多年,对邱晓华的个人能力有着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国人对PM2.5危害性认识的增强,中央将“去产能”提升至本轮产业调整的“重中之重”后,我们不得不反过头来欣赏10年前的红极一时的“绿色GDP”。
而邱晓华的传奇经历,又至少创造出中国被查高官的两个“唯一”。
其一,邱晓华是领刑“重婚罪”的唯一高官。
邱晓华因为先后4次收受礼金22万元,起初是以涉嫌受贿罪遭查处,但法院最终认定邱并不构成受贿罪,因为其缺少“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受贿罪的必要构件。实际上,48岁官至国家统计局局长的邱晓华,因为学术造诣较深,被视为官场“潜力股”,一些人巴结邱晓华,是看重邱晓华还有上升的空间,其实是投资官场“潜力股”。
应该说,邱晓华领刑“重婚罪”,一直令坊间津津乐道,且对其他部分高官婚外生子未领刑重婚罪质疑声不断。因为近10年甚至更长时期“落马”的高官中,包养情妇的占据着绝对多数,而且网传多名与情妇生儿育女,但却未见有人领受“重婚罪”。比如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广东省政协主席朱明国;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都曾有媒体曝光其与情妇生育过孩子。而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局长武长顺就更加离谱了,华商报曾报道其“涉案74亿元,4女警为其生私生子”,笔者作为体制内人,还曾撰文《四女警为其生子,高官咋爱吃窝边草?》以表达自己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感受。事实上,官方至今并未披露武长顺涉嫌“重婚罪”问题。2015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其二,邱晓华是“落马”后唯一重新“雄起”并赢得社会尊重的原高官。
虽然“落马”不久又现身的官员不少,但能凭自身学术造诣赢得社会尊重的并不多。如因女博士后常艳中篇纪实文学《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而被免职的中央编译局长衣俊卿,遭查处后名字依然出现在该局官网专家学者名录中,为正高职称的研究专家。但衣俊卿因为不但贪了常艳博士的色,还拿了常艳博士的钱,不太符合常规道德思维标准,因此即使学术上能“雄起”,也无法赢得社会尊重,更何况他研究的领域让多数百姓感到过于深奥。
在笔者的印象中,一般被查高官早就沦落至“只会当官”的地步了,在位时“生活不能自理”,失去权力后若没有特殊照顾,放到社会上则是“生活不能自立”。而邱晓华出狱后,很快就成为中海油高级研究员,出狱不久的2008年8月,发表的《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一文更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在并无新闻由头的情况下发表这篇题为《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出狱后获誉著名经济学家》的文章,对邱晓华个人才华的肯定也是不言自明。而在40多岁时从人生顶峰跌入谷底,并创造了重婚坐牢、出狱雄起两个“唯一”的邱晓华,如今又找回人生的精彩,成为令人尊敬的学者,著名经济学家,绝对是当今中国“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