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21世纪经济报道,证金公司已向参加救市的券商告知了投资收益情况,证金公司一季度救市资金的浮亏约为7.7%。另一家上市券商则称,截至3月28日浮亏是在5%左右。
实际上,证金公司救市资金一季度的浮亏不论是7.7%还是5%,无论是对于证金公司还是对于整个市场来说,都没必要纠结于救市资金的盈亏特别是浮亏情况。
首先,从救市资金本身的浮亏来说,只是阶段性亏损,从长期来看,救市资金获利出局乃是大概率事件。参考国外市场救市资金的运作历史来看,救市资金的运作周期很漫长。《证券时报》有数据称,其他国家救市资金从进入运作到退出往往要花7-14年,而救市资金绝大多都以获利而出局。实际上,接下来迟早要到来的新一轮牛市的出现,也将使得证金公司的救市资金获利出局成为大慨率事件。
其次,以证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资金在关键时刻入场救市,体现的是政府部门对股市的一种责任,是不同于正常投资的行为。结合美国股市的救市来看,在股市出现持续非理性暴跌的时候,为了防范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政府部门对于采取多种救市举措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以证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救市资金在紧要时期入场责无旁贷,是履行职责之举,不能简单地用盈亏来予以衡量。
在股灾爆发之时,以证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救市资金入场,也是充当“接盘侠”的角色,在短期内出现亏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对此,如果简单地以一定时期的盈亏来衡量证金公司救市的成败,拿证金公司救市浮亏来大肆说事,对证金公司有失公道。
最后,证金公司在股市出现非理性暴跌,“千股跌停”接连出现,市场参与者的信心遭到毁灭性打击,整个市场近乎崩溃状态,系统性金融风险随时有爆发可能之时入场救市,甘当“接盘侠”,从而避免了股市风险进一步延伸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出现。实际上,单就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就是包括证金公司入场资金在内的救市资金所取得的一大成果,这份成果的价值远远地超过了救市资金的浮亏。
在看淡证金公司救市资金浮亏的同时,对于证金公司来说,需要总结去年救市资金运作的得失,以求制订出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救市资金运作制度。使得救市资金在避免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也避免盲目买股的行为发生。力求使得救市资金的运作,成为一种规范的救市行为,不仅取得救市的成果,而且尽可能地减少损失,起到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的表率作用。
作者:李勇(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