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日根等对高浓度的有机淀粉废水,通过采用物化絮凝和吸附柱吸附等措施后,废水COD去除率为54%至65%。这对最终的处理出水达标,起了决定性作用。处理后废水再经过后续工段的生化处理即可达标排放。王乃芝等介绍了用DSZ(工业废渣)、PAM、活性炭等化学处理方法,进行静态、动态处理淀粉废水的实验研究。所用的DSZ为工业废渣,解决了DSZ的综合利用问题,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絮凝物经压滤脱水后掺在煤中做燃料,无二次污染问题;该方法经济合理,实验结果在某市淀粉厂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邓述波等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高效絮凝剂产生菌A-9,对其培养液的粘性及其絮凝性进行考察。该菌产生的絮凝剂的粘度高达295mPa/s,且粘性和絮凝率具有正相关性,对淀粉厂的黄浆废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添加絮凝剂明显起到加速沉降,降低出水浊度的作用。废水的SS和COD 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5.5%和68.5%,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化学絮凝剂。由于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因而处理淀粉厂废水絮凝得到的蛋白物质可以作为动物饲料进行综合利用。Poesponegoro等对某食品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两种菌株Ivk和Ivb进行培养驯化,并以它们作为絮凝剂对淀粉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Ivk在HRT为8至16h时,COD 去除率可达84%至95%;Ivb在HRT为13至25h时COD去除率可达77%至96 %,处理效果十分明显。李亚峰等采用聚铁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淀粉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主要技术参数:聚铁的投加量为150至250mg/L;PAM的投加量为25mg/L;混合搅拌时间为2至3 min;搅拌速度为100至120 r/min。药剂费为0.31元/m3。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处理效果好、投资小、易于操作等优点,而且处理效果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因此特别适用于寒冷地区小流量淀粉废水的处理。贾海江等等选用石灰和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加入PAM作助凝剂,处理热水漂洗废水和土豆清洗废水的混合液,结果显示,絮凝在加药合适时,COD去除率可达90%。牧剑波等还报道了采用气浮一体化装置处理湖北某淀粉厂废水的研究,根据具体废水特点选择絮凝剂及操作条件并选择适宜的气浮剂用量,效果明显,一段处理后COD去除率就达93.2%,且操作易实现自动化控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絮凝和吸附柱吸附措施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