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开会,坐出租车往机场赶。因为做了一天的事,有点犯困,不大想说话。没有想到,我的那位的哥却主动跟我聊天,他说开了10个小时的车,累了,不说话有点难受。感情好,我其实本来就喜欢聊天,了解社会情况,巴不得利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顺便知道一些社会情况。
从何聊起?还不是房价啊,收入啊,家庭等社会经济问题。我说北京房价为什么这样高?你们开车的,是不是家里靠的是所谓的“小产房”,也就是自己农村建的房子?因为,一般的北京的哥,都不是外地人,大多数是本地郊区的农民。
我并没有特定问这样的问题,直接了当就把问题抛出来,没想到,我的猜想没有错。的哥是通州的农民,只不过他对我上面问题的回答,却让我感到有点意外。
他说,你是不是认为我们都喜欢小产房?其实不然,我们农村是有房子,但是,在京城,农民的房子是不能随便盖,也不能随便改的。房子加大,都需要审批,没有很好的利由或关系,要把房子加大就不可能,要拿到地自己盖房子,那就更不可能了。
我对着的哥说,“你们住在近郊,如果遇到搬迁不就发财了吗,何必自己盖房子?”
他说,“大多数人都等着搬迁,有的家庭,一搬迁,就有新房子,还有上百万、上千万的现金收入。但是,再多的钱,买一辆好车就没有了,剩下的钱,也可以花掉的。我认为,还是不要搬迁的的好,因为,在搬迁的时候,好像是赚了。而过了10年以后,你就会发现,10年前的搬迁,不仅把钱花了,现在什么都贵,就会感觉什么也没有了。就算现在1千万,听起来很多,再过10年,就有没有什么了。”
我说,“那总比老是没有发展机会好吧?”的哥却说,如果我们有地,那就可以长久发展,而一旦失去了土地,我们北京本地的农民,怎么也竞争不过外来的那些有钱人。我们从失去土地的那天开始,其实,就是走了下坡路。我还是希望留住土地,靠自己的努力去赚钱,时间长了,地也保住了,我们也不会失去工作能力。”
我说,“那你们家是不是还没有被搬迁?”
他说,“是的。我们农村还有房子,我们想把房子留下来。不过,我却面对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北京女孩子要嫁人,就必须有商品房,我们农村的那个老房子,我老婆根本就看不上。所以,我们全家都把存款拿出来,付了个首付,在通州区买了一个100平米的房子,其它的钱就靠银行贷款。”
“有了这个房子,我女朋友就愿意嫁给我了。在北京,像我们这些普通做工的,都必需是这样干,才能娶到老婆,老婆家也就放心。如果没有城里的房子,那就很难了。”
我说,“那你的房子贵不贵?一平方米多少钱?房子离北京有多远?你老婆是干什么的?”
我开始变得问题特别多。不过,的哥也很想跟我聊了,他还问我是哪里人,干什么事,我家乡的房子贵不贵等问题。我当然也一一回答了他,这样对话起来才显得比较轻松。
的哥说,“我前年买的房子,一平米1。8万,交了首付,其它就靠贷款。我的父母跟我们住在一起,父母的收入用于还首付的一部分钱;因为首付的钱有一半是父母向朋友借的,他们每月的存款,就是用于还这一部分借款。我和老婆的收入每月有一万三千元左右,其中,有近一万用于交房贷,其它一部分钱用于日常生活,每月大概还能存1到2千元。”
我说,“那有孩子了吗?”
他说,“还不敢要。我今年只有24岁,还算年轻,不着急生小孩。另外,我老婆在北京市里的一家医院当护士,每天上下班在路上花最少3小时时间,工作时间也很长,晚上还经常值夜班,说实在的,就不敢要小孩。另外,现在我们一起赚钱交房贷,压力很大,只好推迟时间要小孩了。”
我说,现在已经实现两胎政策,如果现在不要小孩,今后生两胎,是不是要花更长的时间?他说,我们根本就不敢生两胎。政府虽然让大家生两胎,但是,这不是针对我们这些人的,因为,我们这种靠干苦力活赚钱的底层老百姓,我认为,能够把一个小孩养好就算有本事了,哪敢不自量力生两个啊。所以,我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刚结婚就生小孩了。
我说,“像你这样说不敢生两胎,那谁才能生两胎?要是大家都跟你一样,中国今后的老人怎么办?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来抚养啊?”
的哥说,“在中国,你必须是收入比较高,没有房子负担,工作稳定,能够享受比较高的福利,才敢生两胎。像我们这样的人,真要生两胎的话,今后的日子一定是很难过的。就我目前的情况看,我父母还算年轻,还能干活,帮我们的忙,我们两人挣钱,交了房贷,就没有钱可以养小孩了。要知道,一个小孩一出生,就要很多很多的钱,才能过的下去。至于养老的问题,我觉得要早结婚,早生孩子,等自己还没有老,孩子就结婚,自己生小孩了。这样,老人就有人照顾了。例如,我就算过三、五年生小孩,等我小孩10多岁了,我父母只要健康,就不算太老,我工作忙照顾不了,孩子就可以帮助照顾父母了。”
我认真的听,觉得这位的哥讲的很有道理。他说他24岁,父母还不到50岁,如果他今后的小孩10多岁,父母也就不到70岁。利用两代人的青春,来负责照顾父母,也是有可能的。
其实,中国的许多大学生,一上大学以后,结婚、生小孩的时间,都比没有上大学的人推迟了许多。因此,那些来自农村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早点结婚。这里面,隐含了两代人对婚姻和生育观很大的代沟。
上一代的人,还是喜欢多子、早生子,而等自己老的时候,有子孙照顾着,或者能够满足多子多福的传统欲望。而对上过大学的年轻人来说,读书需要时间和竞争,读完书希望留在大城市找份体面的工作。有了工作需要时间挣钱买房子,买了房子要还房贷。有了孩子,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质。
现代年轻人的生存和生活压力,是上一代农村父母很难体会到的。因此,只要在城里工作的孩子还没有结婚,没有及早要小孩,在农村老家的父母,都会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难受的团团乱转。
这种代沟,是一种从农耕社会,转向城市化的文化变迁,也是传统婚姻和生育观受到工业化、城市化残酷洗礼的转型过程。
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除了少数高收入人群,新型城市化里面的绝大多数年轻人,收入比农村好了不少,但是,因为高房价,高的社会服务费用,高的生活水平期望值,使他们还无法过上真正无忧无虑的日子。
因此,中国城市婚姻的困惑,少生孩子的困惑,将是未来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意料,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随着房价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口短缺的问题将日益严重。
北京的哥说要早结婚,早生孩子,仅仅代表了一个阶层对生活的一种祈求,而还有另外一种人群,其实不能、也不会做到早婚和早育。
这种生活的困惑所造成的生育愿望下降,将迫使政府不得不在不久的将来,彻底取消计划生育政策,再往后,中国政府还可能被迫去刺激和鼓励年青人多生孩子。
北京的哥为啥提倡早婚早育
评论
2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