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农家乐,为什么看起来都很美?(上)


 乡村旅游农家乐,为什么看起来都很美?(上)

/知行策划营销顾问机构 查钢

 

人生四部曲:改变、适应、包容、放弃,环境也好、现状也好、工作也好、人也好、婚姻也好,这句话的四个原则基本都适用。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

c4ca4238a0b9238111

     如今的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周边的农庄、农家乐已成为都市很多消费群体休闲散心的好地方。诉求绿色、有机,甚至原生态,古方秘制,手工制作的很多涉农产品,深受小众群体关注。那么这种需大于求的现象就都是真的一票难求吗?据武汉某报载:某款新月芽儿大米上市以来被抢售一空,很多市民大有意见,这就真是的供不应求么?

在商言商,谷贱伤农,理想与现实总是相差甚远,涉农项目真的是雾里看花,看似很美,很多的经营投资者一路走来,真是深一脚浅一脚,一脚泥来一脚水。

 

 

现在投资农业项目是热门。一方面市场食品卫生安全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是迎合城市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亲近大自然,特别是近郊旅游、乡村休闲游成为新消费增长。周边踏青一日游,每逢周未都是人头攒动。

如今,城市旅游正呈井喷效应发展,以湖北为例:楚天都市报讯,据悉,全省纳入假日旅游统计体系的26个重点景区,昨日接待游客21万多人次,门票收入1671.17万元。

乡村旅游市场在元旦期间全线飘红,全省近万家农家乐、休闲农庄生意兴隆,座无虚席,从统计情况看,元旦小长假第二天全省农家乐接待量比去年同期平均增长了65%以上。

虽然看起来很美,可是繁华之下却是问题重重。我们调研考察了武汉周边的不少农业客户,发现他们内心都很焦急,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情结。虽然他们都坚定未来前景,但是现实中农业的生产水平、信息化程度、生产效率、生产方式等很粗放,决定了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困境……

主要问题总结一下:一则是地域大,二则是投资大,三则是资金回报周期长,四则是季节性强,五则是建设时间长,六则是客流少,七则是宣传雷同,八则是依赖政策支持。

可是,当初的创业者和投资时可没有这么纠结,起初的创业者都是想当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方向没有错,但是距离太远。其实,这是一个经营缺陷,项目起步初衷与市场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感性过久则会更加失去理性,就会在后期不知不觉由项目的主推动者而变成了盲从者。

有目标,却缺乏清晰的路径。

 

 

农业是我们人类最早也是迄今为止改变最慢的一个行业,在国内,农业依然非常传统,依靠天然的阳光、雨水以及大地的滋养。十年前的农家乐就是那种圈一块地,养几只鸡,种几畦菜那样的粗放模式,都市群体下乡休闲的时尚方式,如今沦为大排档没有什么区别;五年前的果园采摘,采摘现卖现送现送,菜园认领一度是热门,可是现在野味主题,亲子项目更受欢迎,特别是城市的自驾游群体成为了乡村游的主力军。

农业投资的周期性与市场消费的多变性总是很难合拍,投资者投入了真金白银,得到了是谷满仓,鱼满船,虽然每天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吃着绿色天然的食品,地里收成也不错,可是,老板们的心里并不是很快活?因为,因为,他们并不仅仅是为了做一个现代农民!

商人逐利!这是本质。

现代农庄运营项目是以产品取胜还是通过服务增值?是大众之家还是小众最爱?是诉求有机还是身心释放,没有一个可持续的赢利模式,项目就没有未来。

 

 

如何去做?如何去变?

某农业公司把菜店开到了社区,美其名曰“菜蓝子工程”,从田间地头到小区餐桌,真是绝了,城市专家们是一个个是叫好,可是即使有政府政策支持,加盟者也不叫卖,菜店连锁不了了之。

某农庄引进国外家禽品种,想以差异化产品取悦部分群体,但是克服饲养就是一个大问题,产品上市时,大量的宣传并没有起到效果,农庄不得不向餐饮延伸,想以风味吸引消费群体,继而,菜圃、鱼池,果园,发展三年已忘初心,家禽收益不到五分之一。

还有的农庄围绕活动运营。开展车友会,采摘节,亲子会,周未看似忙忙碌碌,可是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迎来送往的是忙一阵闲一时。特别是天气因素不可控,反正是赚钱不赚钱,农庄老板们的脸色从来不见好多少。

更多的新闻是满地的菜烂在地上,新鲜,绿色的卖不出价,然后是每年媒体呼吁,每年上电视新闻,请求再请求,近两年,在微信、微博圈子里传播,好像不转发下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这种事情做多了,谁还会做?很显然,农业问题的根子还没有找到!

 

 

 

调研发现:城市周边的涉农项目在信息化的传播和运营上并没有形成规范体系,多采用在路边立牌,单页发放,朋友介绍等传统的广告传播方式,或是过多的依赖区域政府的推荐引导。

那么,生鲜电商与农业投资项目能不能结合在一起呢?资深策划人查钢先生认为:生鲜配送倒是可以试试,电商这个帽子太大了,特别是生鲜电商,概念大于实质。烧钱催不熟生鲜电商,在网上购买生鲜这种形式虽然已经被大家认可,但实际上生鲜电商很难支撑,基本都是在烧钱99%的生鲜电商都在亏损。

巨头现在投资生鲜,不排除是为了卡位。对巨头们来讲,一年亏几个亿不算什么。顺丰、京东、天天果园和本来生活、中粮我买、顺丰优选、美味七七、宅鲜配等平台等电商,他们是互联网+资本。

国内市场现在处于圈地跑马阶段,农庄主们普遍处于“小门小户”,不管是在生鲜产品的数量和品质上都达不到物流配送的周期性,规模效应是消费量得来的,知行策划建议在前期还是静下心来做好品种和品质和标准化比较好。

 目前中国生鲜市场规模已经接近万亿,但是生鲜电商的渗透率还不到三成,生鲜电商依然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除了电商渗透率低外,生鲜在流通费率和运输损耗率上也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美国和日本的生鲜流通费率在20%左右,而中国生鲜流通费率为60%左右。

这就是目前电商背后的现象:一方面生鲜电商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囿于居高难下的配送等人工成本。2015年,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公开的融资金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仅上半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320亿元。说明什么,大家都看好未来发展。只愿意做顶层,等着塔底的大量的“现代农民”去修基石么?

 

生鲜电商的运营模式不适合城市周边涉农项目。 

 

 

知行策划  中小企业成长的关注者!

电话:135-17234133  156-23112833  QQ:42431047

公司微信号:wh_zhagang2015   

查钢老师微信号:wh_zhagang  

Google、百度搜索查钢实名,即可获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