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乳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能


 理想的破乳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有较强的表面活性 ,且表面活性高于油2水界面上的乳化剂分子的表面活性 ,这样就可以吸附到油2水界面 ,取代原来的乳化剂分子 ;要有良好的润湿性 ,可以吸附到固体粒子表面 ,改变它们的润湿性能 ,使界面膜的强度降低 ;另外还要有足够的絮凝能力和较好的聚结效果等。可见 ,破乳剂的选择是从乳状液类型及应用效果来考虑的 ,如果最初采出的油是 WPO 型乳状液 ,则首先考虑选用 OPW 型乳化剂 ,所以最初用的破乳剂是盐型、酯盐型表面活性剂及低分子的亲水性稍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对破乳剂分子的结构要求研究不多。乳化剂和破乳剂一般多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是由亲水的极性基团和亲油的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 ,加入少量即可显著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或溶液的界面张力。乳化剂的分子结构一般要求 :对于一定的亲水基 ,亲油基应有一个适当长度的烃链 ,因为只有当亲水基和烃链取得一定的亲水亲油平衡时 ,才有利于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 ;乳化剂分子的亲水基位于亲油基烃链的一端 ;非极性部分的烃链最好没有分支 ,以利于非极性部分的横向结合 ,形成强度较大的界面膜 ;非极性部分若有苯基 ,则苯基最好在烃基一端 ,若苯基上有烃基和亲水基 ,则最好处于对位 ;有 2 个或 2 个以上亲水基的活性剂不宜作乳化剂。


对照乳化剂分子结构的要求和破乳剂性能的要求 ,可以推知对于破乳剂分子的结构要求同乳化剂要求一样 ,亲水基与亲油基必须取得平衡 ,有利于吸附到油2水界面 ,顶替原来存在的保护膜乳化剂分子。其它则与乳化剂的要求相反 ,亲水基可位于烃链中部 ,破乳剂分子的非极性部分若有苯基 ,则应在烃基的中部 ,若苯基上有烃基和亲水基 ,则它们最好处于邻位或间位 ;分子最好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的亲水基。分析常用破乳剂的分子结构可以证实上面推断。如国内以前常用的破乳剂 SP2169(聚氧乙烯2聚氧丙烯的嵌段共聚物) ,它可以强烈吸附到油2水界面 ,顶替原来的乳化剂分子 ;分子链上的亲水基聚氧乙烯基较多 ,而且分子链上有分支结构 ,在界面上吸附后分子间力不大 ,界面膜较薄、强度差 ,因而易于破乳。酚醛树脂是由苯酚与甲醛反应得到的 ,活性反应基团位于酚羟基的邻位。酚醛树脂类破乳剂在酚醛树脂上引入亲水基 ,一般为聚氧乙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