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通信业经济运行统计的几个疑问


工信部公布了2016年1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指标。与上一年口径有所调整,也使得几个疑问更加突出。

  一、我们先看看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统计指标。对比累计值导致增速被拉低。

  从工信部这图一看,2016年元月增速大幅增加,难道进入新的一年,电信业务量突然暴涨?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此图统计的指标是X年1-N月的数据,已经是说,2015年11月数据实际是2015年1-11月累计的数据,而不是11月的数据,因此从1-12月,电信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收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上去,而业务量同比增长率,却由于年初水平较低,而将此后月份的统计的1-N月增长率拉低。实际如果单独比较2015年12月的电信业务量,同比增长应在39%左右。

  二、我们看看用户数指标。

  2016年元月数据,每个月用户都在增长,移动宽带用户占比居然下降了0.8个百分点,背后的原因是“2016年起中国联通调整了其移动电话及移动宽带用户的统计口径,行业相关指标数据亦受到影响”。换句话说,目前工信部拿到的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数口径并不一致(甚至有的运营商每年的口径也可能变化),这种情况下,将数据简单相加,得出总的用户数并不合适。

  三、看看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指标。

  这是2016年元月的图。

  这是2015年11月的图。

  原来,2015年公布的户均数据都是2015年1-N月的累计平均值,2016年元月图中这个数据是当月的情况。2015年11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是485.3M,而2015年1-11月的总体平均数只有373.5M。事实上,对于平均值来说,更有效的指标是每个月的情况,可以看出,随着4G发展,人均使用流量快速增长,这也是提速降费带来的成果,而由于计算并公布的是累计平均,此前较低的数据拉低了整体的增长速度指标。

  四、再看看各数据统计的指标的来源。

  • 1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145万户,总数达到2.1亿户。其中,光纤接入FTTH/0用户总数达到1.2亿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到58.1%。
  • 1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5.7%。固定通信业务实现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1%,比2015年12月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

  大多数指标都注明仅包括三大基础运营商,移动转售商、民营宽带运营商等的数据并未纳入统计,这些统计指标更象是在分析三大运营商,而不是一个行业。也就是说,统计只包括了三个企业,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行业。

  五、3G用户数巨变为哪般?

  • 2015年11月末,达到40834.3万户,月净减1058.5万户。
  • 2015年12月末,达到39910.1万户,月净减924.2万户。
  • 2016年元月末,达到29097.8万户,月净增1524.8万户。

  同样出自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单纯解释为联通口径调整,并不足以影响到2015年12月末,上亿的3G用户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