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我太矫情


         朋友之父去世,昨晚去石桥铺殡仪馆悼唁。

 石桥铺殡仪馆己大规模重建,大体量的悼念服务大楼和餐厅宾馆之气派与街边的摊贩形成巨大反差(龙台山陵园服务部也显十分寒碜),显国营企业之资财丰厚之气势。

 各层大小悼念厅设施现代化,电梯、中央空调,尤大型现代化商场。

 这对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改善市民的悼念环境无疑是功德一件,比之前几年的民间的一条龙组织的露天临时悼念堂无疑是提升了对逝世的尊重。

 在充分称赞的同时,我认为似有不足:

 首先,人文服务显得单薄,只有专业出租专属场地、出售专属商品的感觉。这很合符十年前之市里民政主管人之理想:围绕逝者物质消费而设置的大型殡葬超市。

 第二、缺乏生命文化教育的功能,缺乏心灵净化的功效。无论宣传在什么主义前提下的生命观,在反映生命本质的人本精神上都会有终极的沉思,在这里我一无所获。在文化性上,与民间一条龙组织实在伯仲之间。

 第三、恣世风而不易俗,缺乏精神文明方面的积极引导。麻将租金280块钱一天,有中档茶楼的收费水平,是对民俗中应加以提升规范之行为的恣意迁就,这种对丧事活动中娱乐性成份过份推崇的行为,对于一个国家直营机构,是很值得商榷的。

 总之,大型百货商场的格局与民间一条龙相同的文化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治丧事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如礼不足而哀有余。

 古人讲的礼是一种义,一种以道德伦理为上的精神上的神圣感,一种不可数字化的东西。现代人讲礼,多指礼金,礼金的数量。丧事送五百块钱,到灵堂后便高声喧哗,笑语欢声,肆无忌惮,完全不觉此地、此事、此行、此义。毫无敬畏之心,无论哀情向己,这种参与者少吗?

 没有人能站出来请求让灵堂归于宁静,没有人真正关注此时如何去协助亡者走向生命的更深处,更没有人想过如果此刻躺在这冰寒的电冰柜里的是自己,将会希望与怎样的世界告别。

 现在似乎正好相反,理由是这是现代化改革进步的结果。

 什么是现代化的特征?商品的无限复制的可能性和有限期的可使用性是现代化的特征之一。人类之生命若视为一种可简单而无限复制的产品,那么自然可按使用周期的设置而机械式模式化处置。这是科学而现代的。

 什么是现代化?它只是现代人主观人为的一种划分时间的概念,本身不具有任何的特殊的意义,更不代表任何的优越性。生活就是一种绵延,任何人都不可能割断过去的生活而完全独立重建一种生活,现代化无论是在生活的实际上还是在哲学一下都仅仅是一个人为划分时间的词。

 在西方,有哲学家把现代化的社会称为“荒原”的社会,因为理性被泛化到极致,人文的精神被理性所扼杀。在这里,现代化代替了人们应当做的一切,让人成为情感的木枘者,成为一种很冷血的送葬工具。

 难道有人生活在古代化、近代化或者将来化的生活之中吗?

 难道我们敢标榜自己己经站在人类文明的最高峰之上了么?

 谁敢保证经年以后的后代不会认为我们死活在荒诞之中呢?

 人的商品化正是人类文明的异化,更是人类的灾难,这种灾难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人类,并成为人类选择性消灭人类的最终理由。不要把现代性和科学在任何领域都当成一种绝对的成果来奉行。不要让人生的最后一站也被赤裸裸地完全包围在商品经济的流通物的消费之中。

 甚至还有人说亡者生前喜欢打麻将,送行打麻将也是一种尽孝。

 荒唐!一种不可类推的荒唐!

 我认为,这是在折磨他的灵魂,让他的灵魂无法接纳身体已经过往的事实,让他在充分的恋生感中去承受肉体己死的精神摧残,让他在灵魂回归的最紧要关头失去了寻找回归之路的宝贵时间。

 而这一切必要的生命教育内容在石桥铺殡仪馆服务大厅里有充分的空间可以展开,遗憾的是,一无所为。

 一句话,石桥铺殡仪馆有钱,缺少点文化,改善了环境,缺少点精神,增加了舒适,缺少了神圣。很合符重庆的该行业实情与现状。

 也许是我太矫情了。

20162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