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固有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这并不重要。正是这些极少数的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我所一贯追求的,正是向这些为数不多的人致意。其余的人与我无关;他们要背叛的不是我,也不是《源泉》——他们要背叛的是自己的灵魂。”——安·兰德《源泉》二十五周年再版前言
知识是什么?知识本质上是环境中的生命所需要的具备实用性与适用性的对于环境的认知。技术,不过是知识的运用,是知识与物质的结合。生命,是环境适应者,是世界互动者,也是知识利用者和知识实践者。多数人至死不悟的是:作为生命的人,是最为高级的知识实践者。这也正是柳宗元所说的: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
人类个体和人类组织,包括公司,都是知识的实践者。人类史,即为知识进化史、知识与环境的互动史。最高层面的竞争,实质是思想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伟大的成功者,都是伟大思想的实践者。撇开其权力斗争的一面,在另一面,毛泽东也是一个知识实践者:其所认真进行的长期农村调查实践,恰恰是中国二十世纪初期社会学和人类学先驱性探索,所带来的,恰恰是能够有效应用于革命实践的真知。
对于伟大的思想的实践本身,即为伟大的成功。
《源泉》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正是指出了这些。就知识、环境、环境适应者三方面的关系而言,《三戒》中所说的,在《源泉》中也是整体性被寓意的。但是《三戒》恰恰对其于《临江之麋》中所指出的人为环境这一最为重要的方面,却并未展开应有的进一步的探索。
源自于环境的人,其所凭借来适应环境,甚至于征服环境的,就是关于环境的知识。源自更广大环境的知识,完全可成功用于小环境的控制、模拟与创造。比如我们的先祖将河水引入挖好的池塘,并在其中养鱼。这些被控制、模拟与创造出来的新环境,就是人为环境。依靠知识,人能够侵夺环境的主体地位。通过知识就可以控制知识所来源的环境,并且加以利用,利用环境创造新环境,甚至,最终控制整个宇宙,也就是一切的环境。事实上,人与环境、人与宇宙的竞争才是一切问题的核心,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现今的地球人类已经部分地控制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将之改造为人为环境。人与宇宙之间的竞争,最终能够达到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合一,也就是世界上再也没有自然环境,而只有人为环境。知识进化推动环境的进化,这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这种速度上的超越性,其意义必然最终上升到整个宇宙的层面。
知识进化的速度超越环境进化的速度,这是人为环境出现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必然表现。但是知识进化的速度,一样会超越人为环境进化的速度。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商品销售的电子商务的出现,一开始支付和物流等环境资源根本就跟不上。然后是知识服务的电子商务的出现,现有环境也表现出滞后性。商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诸如网上支付和快递等等产业,就是与之共同发展起来的。知识服务的电子商务,其所面临的,是同样的局面。一方面它受益于网上支付、网络沟通等等已经出现的环境进化成果;一方面它必须有社会制度等的配合,比如网站实名制、法制环境等等;一方面它意味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革:Linkedin对于用户不过是非常有限的一两三次受益,类似于婚姻媒介网站,一旦结婚,多数人甚至会将登录密码遗忘。但是价值中国等致力于知识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却是要将原本依附企业的就业者解放为自由就业者,其所带来的,是持续性的和长期性的受益,是对于企业为人们提供工作这一功能的全面取代,是在一个企业主宰世界的社会里去质疑企业之社会存在意义的巨大社会革命。老板所受益于员工的远远不止于百分之十。剩余价值剥削,远远大于中介费用。未来是一个没有剩余价值剥削的世界,一个自由劳动者的世界。随着机器人时代的已经到来,AI产业会成为一个推动社会变革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使之人类更快速的步入知识社会。致力于知识服务的成功的电子商务网站,将成为:屈指可数的最为重要的商业入口之一、借助网络组建的人类史上最为强大的部落、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真正的知本主义社会的最大受益者。互联网的发展与知识社会的推进是并驾齐驱的,本质上是知识进化与环境进化的互动。
伟大的作家坚持创造读者。伟大的企业坚持创造未来。
生命不只是一个体现于个体的进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体现于群体的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突破生物的、时空的等等的限制,并最终将人进化为同等于神的存在的过程。在个体层面的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被动接收也可以主动获取构造自我的原料来源。生命应该是一个管理自身、塑造自身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缺乏自省的过程。
因为宇宙的历史之久远,生存在宇宙任何一个时间阶段的生命,都有可能是生活在前人所创造的人为环境之中而不自知:——自身根本不是生活在一个自然环境,而是生活在一个人为环境之中。
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宇宙先行者们创造了我们和我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复制出大量的自身生存环境版本及其生命,目的在于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因为问题的答案只有到实践中去寻找。
我们处身其中的宇宙,或许不过是一个养鱼的小池塘,目的或许并非渔利,但其人为属性,或许是真实存在的,对于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我们不能完全忽略。
或许根本就无所谓外星人,有的只是我们的先祖的另一分支的后裔,历史上因为族群思想观念的差异而导致了科技发展的差异,那些先进的族群,最后离开地球,移民到了其他地方。
安.兰德的信奉者和追随者们,所走的,正是那些或许曾经有过的先进族群的道路:引导人类超越人类所生存的空间环境之局限性。不但要超越空间环境等等局限性,甚至还要创造未来世界。
作为世界2的人类,是作为物质世界的世界1和作为知识世界的世界3的生产者、利用者、理解者。人类从世界1中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世界1,通过改造世界1而创造出新的世界1。在这种改造过程中,人类不再受控于来自世界1的种种偶然性,而是成为主动的一方,并让世界1成为被动的一方。
马克思所说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我们正走在这条路上。诚如刘禹锡《天论》所言:“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然而,以上所述,只是我们的目标和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和理想,我们在现实状况之中,将要遭遇种种重重浑浑噩噩之辈所难以想象的困难。
其中最大的困难之一,来自于我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