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板被删、国际板流产,深扒沪深交易所这26年的爱恨情仇


 

别低头,王冠会掉;别哭泣,敌人会笑。这句话很适合送给意气风发而遭遇当头一棒的上交所。随着香港的日渐式微,曾经意气风发的海野心勃勃,感觉取而代之指日可待,但现在国际板黄了,原定2016年7月推出的战略新兴板又被删了!大背景还是,国家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谁说新兴板推迟了?”……哦,是的,没有推迟,是不搞了!想想上交所近一两年为战略新兴板的推出放过的那些豪言,如今看来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房开好了,结果网友不来了,理由还是我妈不让我来!”这个理由让上交所哭死的心都有。

 

别哭泣,敌人会笑。“战略新兴产业板”胎死腹中,对于创业板当然是天大的利好,其次对新三板的“创新层”也将构成利好。创业板背后是深交所,新三板后面是股转中心。'她在丛中笑!“、“知道你过得不好,我也就放心了。”这年头,开心都成了奢侈品。

 

抛开股转中心不谈,今天我们来扒一扒沪深交易所这26年的爱恨情仇。应该说,上交所、深交所注定是一对欢喜冤家,这两货从还没有开始成立就开启了明争暗斗的模式。

 

1988年5月,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的李灏在国外考察后决定成立深交所。同时,远在华东区域,1989年12月,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槠基在金融改革会议上,拍板确定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交所抢生”。1990年,在得知上交所已准备于12月19日正式开业后,11月22日,李灏、张鸿义等深圳市领导当即拍板:不管有没有“出生证”,10天后,深交所要准时出生。于是,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悄然开张,比上交所抢先18天。深交所一年后才拿到“出生证”,之前为“试营业”,但深交所当时管不了这么多了。

 

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但当年证监会无权管辖交易所,两地交易所仍然由本地人民银行管理。“交易所听命于深圳和上海市政府。

 

1994年初,首任深交所总经理夏斌临时拿了一个大喇叭,站着向坐席上交易员宣布“停发新股”,股票立即疯涨。他认为通过停发新股数月,能激活股市成交量,抛离上交所。但上交所尉文渊继续发新股,于是很多公司到上海上市。不久深交所后悔了。

 

“我终于失去了你!”。1996年牛市行情中深圳市与上海市为维护深交所、上交所爆发的“竞争”。结果是深圳市失去了对深交所的控制,上海市也失去了对上交所的直接控制。1997年8月,两个交易所管辖权移交至中国证监会。

 

2000年5月,国务院讨论中国证监会关于设立二板的请示,原则同意中国证监会意见,将二板市场定名为创业板市场。当时上海并不想要创业板,上交所一心谋划国际板,所以创业板被放到了深圳。为了受命筹备创业板,9月15日,中联重科在深交所网上发行后,深交所停止在主板市场新股发行。

 

“谁想到,这一停差一点要了深交所的命!”2000年到2004年对深圳来说是很艰难的4年,停发新股期间,大量金融企业外迁,人才流失,深交所与上交所差距逐渐拉大,当时一名网友呙中校写了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网文,影响很大,深圳市场的人一直感到憋气。当时传说华为、中兴、平安、招商都要离深圳而去。在这四年中,有298家企业到上交所上市。

 

当年曾经有说法要把深交所的主板搬到上海,深交所只搞创业板,但一直没有获得批复。时任深圳市市委书记张高丽,为了留住主板,曾呼吁“深圳不仅是深圳人的深圳,还是全国的深圳”,从此再没有人把主板从深交所拿走,代价是停发新股。也曾经有传闻要把深交所搬到广州等。

 

四年后,2004年6月,作为创业板的过渡性市场,为弥补深交所失去的四年,中小板被推出台前。监管层出上市指引。IPO新发股本超过1亿的,去上交所上市;低于1亿的,到深交所。04年的时候,很多大国企进行股改,上市,动不动就是上百亿,上交所根本不把深交所放在眼里。

 

“这四年,对于深交所,说多了都是泪!”但野百合也有春天,深交所的春天是在创业板的推出后迎来。2009年10月,深交所创业板终于呱呱坠地,首批28家上市公司上市交易。在平安、广发、国信、招商等券商四小龙的推波助澜下,深交所扬眉吐气。在最辉煌的日子,深交所不仅成交量超过上交所,IPO数量也甩了上交所几条街。深交所的崛起在创业板开启之后。中小板与创业板奠定了深圳战略性的地位,市场多数的IPO资源却逐渐聚集到深市市场,颠覆“沪强深弱”的格局,拉开与上交所的距离。

 

随着大国企纷纷上市,资源枯竭,深交所IPO量开始超过上交所,并且甩开了上交所。据深交所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末,中小板在3年内有531家上市公司、创业板在1年内有153家上市公司。而且更主要的是,中小板创业板I[PO的市盈率更高,所以企业纷纷选择深交所。上海急了,又去找干爹了,哭着闹着要从新划分。为了平衡上市资源,监管层在2010年11月调整上市指引:IPO新发股本低于5000万的,去深交所上市;超过8000万的,去上交所上市;5000万到8000万之间的,自主选择。

 

2013年,IPO财务核查,新股停闸一年。两个交易所借此机会重新进行自我定位。2014年3月27日,证监会表示,首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中国证监会审核部门将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首发审核工作。从同质化竞争到差异化发展,两个交易所在2014年重新回到相同的跑道。这应该是历史的倒退。在2013后,两大交易所更是加大了游说优质企业到各自地盘上市的力度,在一定的意义上讲,除了创业板,江浙沪的企业随后都比较少去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了,当然两广、海南的也很少去上交所上市的。如此下去,两个交易所慢慢会演变为区域性的市场了。华南、福建的去深交所,江浙的去上交所,其余区域就看两个交易所各自的忽悠能力了。这不能不说是无序竞争的一种悲哀。

 

这两年,为了与深交所抢占IPO的资源,上交所更不遗余力地游说要推出战略新兴产业板,以此来与深交所比拼。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据悉,上交所为了推出战略新兴板,成立了专门的新兴产业板注册中心,已经招了100左右的人马,并培训一年多了。

 

但现在战略新兴板被从十三五规划中删除了!国际板也黄了,上交所说:“我想静静!不要问我静静是谁!”

 

沪深两大交易所爱恨情仇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这就是我们每天接触的交易所,并为此奉献微薄的薪水,它们有它们的爱恨情仇,我们有我们的爱恨情仇!它们的爱恨情仇为继续,我们的爱恨情仇也会继续!


【延伸】琅琊榜二:储位之争你原以为是沪深交易所的撕逼大戏,但谁知新三板才是靖王这个心机Boy

中国资本市场的储位之争尘埃落定!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回看创业板、战略新兴板、新三板的争储过程像极了琅琊榜的剧情。

 

三者中,创业板出生最早,为梁帝(证监会)宠妃深交所(樾贵妃)所生,亦最早成为太子,主要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寄托了众臣对于科技板的想象和重托。凭心而论,太子自身资质平平,智德都存在致命伤,太子头衔也是凭母上的恩宠才被册封的。但创业板对于这一点一直没有清醒的认识,在东宫之位上一直瞎搞,全通教育、暴风科技、朗玛信息……可说天下妖股半数出自创业板。这相当于太子在禁足服丧期间依然歌舞升平,怎么不令龙颜大怒,帝心渐失。

 

战略新兴板就是皇后上交所的养子誉王,被皇后视为已出。子凭母贵(上交所在证监会什么位置大家都清楚吧),才是誉王在最初能入梁帝双眼,最后能够争夺储位的资本。誉王能够得到梁帝的青睐成为其手中平衡朝局的“一枚棋子”,其能力手腕自不必说,为人也是极其圆融,八面玲珑,懂得讨帝欢心,故得到诸般殊宠,待遇直逼太子,所以是太子最大的威胁。而且誉王野心极大,一直不把太子放在眼里。其不甘心永远做亲王,对九五尊位一直虎视眈眈,故最后不惜铤而走险。桂敏杰理事长一直说新兴板要如期推出,并作了大量人力准备,这相当于提前准备了龙袍。誉王忘记了,帝心难测,天下是我的,我可以给你就可以拿走。

 

现在你知道了,一直默默无闻的新三板其实才是靖王这个最后上位的心机Boy。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先说天时,前面有太子、誉王的no zuo no die,后有新三板自身实力不断扩张,无地域限制、无盈利条件、无行业壁垒,使得其迅速掌握着60万大军(6000家挂板企业)。

 

再说地利,誉王(新三板)自从可以经常进宫看母妃后,离梁帝更近了,从帝心出发,离得近就更利有沟通和控制。虽然太子、誉王也可以随时进宫,但这两货进宫的次数屈指可数啊,他们忘记了沟通创造价值,尤其是梁帝的沟通。此外,从历史沿革上看,沪深交易所从创立之初并不归证监会直管(听地方政府的),而是在七年之后的1997才被证监会纳入麾下。时至今日,沪深地方政府对两大交易所的影响依然挥之不去。但新三板不一样,一开始就在梁帝的控制之下。这有着创业板、战略新兴板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

 

最后一点很关键,就是人和。这里一方面是新三板人才辈出,既有洗浴的、讨债的、卖成人用品的、搞微信的、搞盗版的、搞P2P的、搞早教的、搞人力派遣的,当然还有中老年妇女之友……真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家都希望靖王能早日拿下了东宫之位,并为此不遗余力奔走,像极了麒麟才子、禁军总管、霓凰郡主……等的鼎力相助。另一方面,争储过程中王储后面的妈太他妈关键了。看过琅琊榜的人都知道,靖王的妈静妃(股转中心)是如何玩转后宫的。纵观全剧,发现静妃才是最可怕的女子。不知不觉,在儿子夺嫡的道路上,一点一点不留痕迹地慢慢占据着梁帝情感天秤的一边,并一点点增加着砝码。在偶然的眷顾之后,能让梁帝流连于此,能不着痕迹地在父子之间的裂痕上加一味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回头再看看皇后和樾贵妃,爱子心切的她们,简直就是到处挖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创业板、战略新兴板、新三板争储的本质就是一场宫斗。皇储之位的角逐中,深圳(创业板)和上海(新兴板)争了个你死我活的,最后还是北京(梁帝)说了算…………皇储要留在北京,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是权力思维在起作用,因为梁帝就是权力中心,梁帝说了算。沪深交易所充其量只是妃子,撕逼也只是为了争宠而言!

 

莫笑平生封侯事 ,一生一愿一场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