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环境
教育部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发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明确指出:
Ø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Ø重视教师心理健康,习得心理调适方法;
Ø预防、矫治和培养相结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Ø结合学校师资,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
Ø逐步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室配置和功能;
Ø充分利用社会心理健康资源,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切实需求
①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l 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l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应有的内涵,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以良好心理素质为中介,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方向;
l 健康的心理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交流等各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心理适应性保障,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发展潜能、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
l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能力的训练和心理防护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心理素质,最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降低心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