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个人公开募捐不能随心所欲
李华新
3月9日下午,人大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慈善法草案的说明。“怀胎十年”,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专门法律终于呼之欲出。个人可以发起公开募捐吗?慈善法草案给出了回应。(中国网 china.com.cn时间: 2016-03-11)
对于慈善捐款,现在的慈善法草案说明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个人不可以发起公开募捐,要想募捐,也必须与有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这样就从源头上对于慈善募捐有了一个可以供遵守的规则,这样的话,对于慈善捐款就有了一个遵守的法律条文。就成为必须遵守的一个规则。
此法案的通过,可以极大地杜绝那些假借慈善捐款,来达到为个人敛财的目的,就无法随心所欲了。慈善捐款的募捐、使用,以及账目的审核,都有了一个用法律形式来规定的具体行为!
现实中,经常有个人就某个事件发起公开募捐。然而,根据慈善法草案的相关规定,这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慈善法草案明确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将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捐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难以退还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其他慈善组织用于慈善目的。此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还可能面临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那么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筹款才是合法的呢?根据慈善法草案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慈善法如何能够通过,那么将会使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意见非常有标志性意义的时间,那就是即使是打折慈善旗号的募捐,或是为了做好事而进行的募捐,都是需要将规则的,都是需要事出有因的。
而另外一方面,对于慈善机构,也应该及时进行审批,使得接受捐助的对象,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得到社会募捐,尽快解决个人所面对的困难,假如是这个时间拉长,而个人又无法进行募捐,那么在等待审批的这段时间也许就会失去很好的机会,这就和慈善捐款的初衷相悖了。
慈善个人公开募捐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守应该遵守的规则,而打着慈善捐款来达到个人目的的某些人,或许再兴风作浪,借慈善捐款而达到个人目的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