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江西的“不拘一格”点赞?
最近几天,部分自媒体、网站以《江西女官员32岁当县长,35岁直升副厅级》为题,对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彭映梅的升迁之路进行质疑,不少网友在这些媒体的“引领”之下,“热情”持续提升,几乎陷入了“逢官必喷”的漩涡,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拍砖”高潮。
平心而论,选任干部的做法是值得点赞的,也走在了全国各省市的前列。比如,该省在2014年就启动了“五个一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就打破了论资排辈的固有思维模式、挣脱了传统提拔干部旧观念束缚,激发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比如,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和李克强总理的“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该省还下发了《关于支持、保护和激励党员干部改革创新、担当有为的意见》,大力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的干部,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奋发有为。
有权不可任性,用人要讲规矩,这些都是对的。但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就有错嘛?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冲破束缚,坚决破除论资排辈等陈旧观念,把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合理使用起来、重用起来。这是中央的指示,更是人民的期盼。既然彭映梅是优秀的,为何就不能给她一个博得“头彩”的机会呢?
彭映梅的任职轨迹是从镇长助理、镇长到乡党委书记,再到市长助理、团市委书记、县长的,是“五个一批”中的重点培养对象。她虽然只有用10年时间就走完了从乡镇正职到县级政府“一把手”的征途,但毕竟是符合江西干部选拔组织程序的。正像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曾明所说的那样,“有关部门能够在遵守干部任用条例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打破传统习惯思维和做法,让优秀人才更早更快脱颖而出,对于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是非常有益的。”
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痼疾,就要允许少数优秀的年轻干部打破常规升职。在资溪,彭映梅主打“生态经济牌”,她不仅率县旅游部门及主要景区负责人到武汉“吆喝”卖生态,而且还提出“实行全民营销和网络营销,发挥‘资溪面包’遍布全国的人脉优势,大力宣传‘纯净资溪’旅游品牌”的营销思路。设若这种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善于用创新思维去推进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年轻干部得不到提拔,什么样的干部应该得到提拔?
3月7日,习近平在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9日刊文,鼓励选拔“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既然中央的指示已经非常明确,既然大家都在呼吁“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那就别再跟风舆论“逢官必喷”了。(李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