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马克思主义论(2)


 

真假马克思主义论(2

 

第一章

第二讲,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掌握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所发现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呢?

这一规律即:社会存在(其中生产方式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依次存在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五种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关系、社会意识和社会制度。

这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的本观点和根本思想方法。所以,我们又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来概括马克思主义。

应该说,这一规律的上述内容“社会主义理论界”十分熟悉、基本公认。但由于对“斯大林解马”的教条、迷信和盲从,他们只会“鹦鹉学舌”,只承认这些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或基本原理(其实何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或基本原理,在斯大林和“社会主义理论家”那里是很含糊的),根本不懂得这些内容既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容,又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思想方法。

同时还要强调指出以下四点:

一,按着斯大林的观点,“社会主义理论界”一直只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来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这不是一种省略的提法,而是根本不懂和否定其中存在一个生产方式问题,是抽去生产方式即生产的方法和形式问题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随着新的生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1]

第二种情况:“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2] 这就是说,一种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就有相对的稳定性,就受到旧统治阶级的保护,必须通过革命,由新的统治阶级取代旧的统治阶级,才能建立新的适应新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但归根结底,这种革命之所以发生,新的生产关系之所以建立并取得统治地位,也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三,整个“社会主义理论界”完全是按照斯大林的荒谬定义来理解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懂何为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他们完全偷换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概念,完全否定了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

四,这里讲的社会五形态的最后一个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但却被斯大林篡改为社会主义社会,他完全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的观点,篡改了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即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加入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乌托邦的,根本无法建设和建成的“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完全把社会主义事业引入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歧途。完全把实现共产主义永远变成了空话。

综上所述,可见斯大林不仅不懂或否定上述内容(或称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发现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对这些内容作了彻底的篡改。(待续)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533页(95年版)

[2] 同上第二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