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农庄,2017年如何再出发?(4)
文/知行策划营销顾问机构 查钢
互联网时代,让乡村旅游农庄陷入“焦灼症”
移动互联时代实际上让我们的出行变的更便捷、更自主。
互联网传播可以让乡村旅游平台放大4-5倍,品牌可以在互联网时代一夜之间形成。而互联网思维(营销思维)更是巅覆了传统思维观念。
互联网思维不仅仅只是运用于互联网,而是体现在我们现在的市场观念,是基于我们传统营销思维的再次升级,从传统的产品需求为核心,到消费者喜好为核心,到情感归属为核心。
举个例子:互联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众筹,解决旅游发展基金问题。现在有一个特别流行的词叫众筹,只要你的点子够好,能够把个项目说的吸引人,那就可以众筹到资金。通过互联网可以让乡村旅游更智慧。
当然,众筹只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侧面,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客群多频次消费并形成用户黏性,这才是互联网思维的关键所在。
资深策划人查钢先生认为:传统营销思维总是围绕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互联网思维主打的是增强粉丝的社群营销。互联网思维转变的是消费角度,不再把甲乙方视为买与售的对立,而是双方要融合一体,共同发展。正如可口可乐提到的:“从消费者印象到消费者表达“这种转变就是互联网思维。传统思维就是你营销,我消费;互联网思维就是你引导营销,我参与分享。
知行策划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于乡村旅游业态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不管是升级还是蜕变,肯定会有大量的乡村旅游农庄加速衰败状态,业外资体介入,会引起业内整合和兼并潮的兴起。
休闲农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投资周期长和转型空间有限,而正因为于此,互联网信息和传播的全方位化,短平快的推广策略,社群互动的客群参与,与农庄不对称的平台容量和承受能力,都会让乡村旅游农庄业态整体陷入“焦灼症”。
“天时、地利、人和” 是乡村旅游农庄发展之路的三大法宝,未来的市场格局必然是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天时;就是农庄的经营者要掌握和运用国家政策、当地政策、还要会要政策,用政策。农业现代化,农地规模化,很大程度上是租赁,通过租赁向大农户集中。农村产业多元化和农村休闲化必须以此为基础。为什么我们要充分了解一些国家政策、规划,因为它们是国家的整体布局、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受到更多方面的支持。对咱们个体来说,你必须先了解,然后再是把握,进而变成机会!
如何用好政策?
政策1:你的农庄是否位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附近或周边?
2016年7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根据文件,到2020年,全国要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关键在于产业培育,具有以特色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以产业链开发及房产开发为盈利核心的特征。
政策2:农庄除了阳光和农田,什么都没有,就只有农副土特产品销售?
2016年9月29日,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通知》,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邻近的重点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
加快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库建设,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扶贫信贷政策,为景区、能人、企业(合作社)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信贷支持。每年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
政策3:你的农庄在农村么?在农村,就有机会!
11月17日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围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村庄,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农事节庆活动等创意农业。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和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直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什么补贴、资助都优先,你说值不值。)引导和鼓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带动农民工等人员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商业,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绿色农产品等输出地特色产品进行挖掘和升级,促进品牌化经营。
点评:当前很多的经营者真的不会读政策,更谈不上会用政策,国家政策不去看,地区政策不敢争,他们都指望所有的“政策“能直接落地,像银行贷款一样,交到自己手上。众多的农庄主在“温水煮青蛙“的变动环境中不知如何对接别人和盘活自己。
地利:就是在依托区域文化,广阔的土地才是乡村旅游农庄的根,不能脱离这个实际。那么,这个“地利”只是简单的地域环境么?
其实就是地利环境:传统的在自然景区或是名胜古城、古村落、大山大湖周边,如围绕富硒土地资源这一独特差异化,各地打造的富硒农业产业园: 如围绕“国家生态示范区”开展的农家民俗旅游,或是享誉全国的花卉、盆景、苗木、桩头生产基地周边等等。
当然,地域环境只是环境因素,其核心是农庄要塑造出能让消费客群体验和感受到“不一样的身心”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没有情感的共鸣,不可能产生持续地消费。
点评: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我们总是赋予文化新的内涵,必须要结合现在的消费需求和迎合客群的归属心理,文化从来都是不断地被塑造和补充的。而很多农庄主不知道如可运用这一无形资源,坐吃山空,往往在传播中扬短避长,或不能系列推广,引不起客群的内心兴趣。
人和:人和就是农庄经营者管理能力与商业模式的有效结合,对外,具有凝聚作用,能让从事和准备从事休闲农业事业的人群吸引来这里,多一些事业伙伴,少走些弯路。“扎堆”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如两个月前湖北的93家乡村旅游农庄协会宣告成立,这是好事,但是反过来看,武汉市周边的农庄实体都不止93家,何况在全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人和”不是人聚在一起,而是“要把心合在一处”,93家反映了农庄主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也可能有小农经营思想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缺乏战略思维,还没有找到如何整合怎么做强做大的突破口。
点评:“人和“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看自己的一片天,哪朵云彩会下雨,关我什么事?事实上,2015年6月,农业部就发布《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自己行业内的经营思维和发展方向都不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又如何做好与一二三产业融合?
(待续)
知行策划 中小企业成长的关注者!
电话:135-17234133 156-23112833 QQ:42431047
公司微信号:wh_zhagang2015
查钢老师微信号:wh_zhagang
在Google、百度搜索“查钢”实名,即可获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