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为何全国手机用户坚决反对定制锁卡手机而全面支持全网通手机


   深度揭秘为何全国手机用户坚决反对定制锁卡手机而全面支持全网通手机

                        尚晓蒲/文

    最近,针对全网通双卡手机的讨论已进入高潮,全国人民普遍对定制的锁卡手机用脚投票,全面支持全网通手机成为国家标准。由于全网通手机的快速普及(现在已经超过60%),未来十年:全国手机用户一个卡槽继续保留老号码接电话,另一个卡槽插电信或联通卡用来上网打电话。

    然而,围绕全网通手机双卡槽的利益博弈却异常残酷,媒体舆论肉搏战在所难免。一方面中国移动要深入贯彻落实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与供给侧改革,顺应共享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科技进步时代潮流,满足13亿手机用户对全模全频全网通双卡手机落实国家标准的强烈需求。
 

另一方面:中国移动作为定制手机捆绑8亿手机用户的既得利益群体,反对并阻扰普及全网通双卡手机也是可以理解的,即使个别渠道代理商有过激言论也没必要上刚上线乱扣帽子。更何况预计在5G时代,国家或将TDD力争成为世界5G标准,如果因为全网通双卡槽使得TDD用户大量流失,这将会严重影响TDD成为5G世界标准的国家战略规划。

所以,即使中国移动全面开放共享六模全频全网通双卡手机,只要有国家政策保护,预计TDD用户不会减少,反而会大幅增加。最终实现TDD与FDD协同互利共同繁荣的双赢格局。

      年底了,一向“高冷”的中国移动最近对网上的两张图片动了怒

简单来说,图片的内容就是中国移动准备用1000亿元的巨额补贴来“占领”双卡手机中的第二卡槽。移动很快做出了否认声明,并表示流出的图片证据亦不属于中国移动公司。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移动对于多模多频全网通的态度都是积极的。

这并没有打消产业间的杂音。

在昨日举行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移动针对手机终端产品公布的新市场政策中,有关于定制机的变化并不小。据了解,中国移动将推动合作型、深度合作型以及战略型三类终端合作模式。

阿里通信的一名高管在其自媒体中对合作模式做了更详细的解读:明年开始,所有入战略库和深度库的定制机,五模及以上手机在双卡双待情况下,只支持移动卡作为主卡,副卡不具备数据功能。该人士称,流量卡槽的争夺,对电信、联通可以说是最后一次机遇,所以中国移动此次新政正是针对卡槽之争。

正如阿里人士所表达的,卡槽之争背后正是运营商对于流量蛋糕的觊觎。在传统语音和短彩信成为过去时后,三大运营商早已经把转型的主力放在了流量经营上。

在此前的流量交锋中,三大运营商员工之间已经有诸多摩擦。

比如在一些竞争激烈的省份,移动定制的全网通手机很多都插着电信的卡。电信在推出宽带套餐时,不时地会赠送各种流量卡给消费者。联通也有相应的政策。联通曾经和腾讯推出了大王卡(面向江苏、福建两个省)。每月月租19元,腾讯应用流量全免,而大王卡特权是1元/500MB的当日省内流量。此卡推出后,网络上出现了不少秒杀移动和电信的舆论造势。

而到了明年,当载波聚合、VoLTE等时代到来时,哪家运营商对于流量更加“玩得转”,哪家运营商就越容易获得用户。

虽然过去在基础网络建设上,移动走在了联通和电信的前面,但后两者并没有放松,特别是随着4G通信的普及,联通和电信纷纷流露出了对2G低频网络重耕利用的意图。

今年7月,中国电信的800MHz频段重耕申请获工信部批准,12月15日,中国联通在900MHz频段进行重耕的申请获批。而在不久前,中国电信还宣布计划在2017年成立18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补贴终端厂商,以鼓励支持800MHz乃至全网通的4G终端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换句话说,就是在三网合一与网业分离以及混改背景下,在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引下,电信和联通积极顺应五大业务生态化物联网时代潮流,在流量后向与定向经营方面正在进行大胆创新探索。所以,未来13亿手机用户必然会一个移动号码用来做基础卡接语音电话,另一个卡槽插电信或者联通号码用来上网打视频电话。

当然,国家标准的全网通双卡手机肯定会对13亿手机用户带来太多方便。相信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无论是国家还是中国移动都会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的。必定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供给侧改革政策就摆在那里,谁敢违背国家大政方针呢?

中国移动为什么打心眼里不喜欢全网通?

近日,如果你是通信圈人士,一定被一则名为《中国移动1000亿补贴阻挡全网通》的话题贴刷了屏。网络上流传的两张中国移动战略PPT截图,更是让一贯高冷的中国移动不淡定了。为此中国移动还特地发表了官方声明以正视听。中国移动回应称:相关内容严重失实,其所谓的PPT截图证据亦不属于中国移动公司,并指出对于多模多频全网通制式终端是积极支持的。

深度揭秘为何全国手机用户坚决反对定制锁卡手机而支持全网通手机

深度揭秘为何全国手机用户坚决反对定制锁卡手机而支持全网通手机

中国移动发布这份声明显然是为了自证立场,然而大部分吃瓜群众对于这份声明显然并不买账,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份声明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深度揭秘为何全国手机用户坚决反对定制锁卡手机而支持全网通手机

众所周知,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制式并不不同,为了维护自身垄断利益,运营商往往更喜欢支持为自己网络定制的手机,因为如果用户要换网就要重新购买手机,这相当于给用户自由转网设置了一个成本门槛。不过,进入4G时代以来,“全网通”的市场呼场越来越大,2016年4月,国家工信部将六模全网通标准批准成为行业标准,更是受到大众一致拥护。“阉割版”的定制手机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已然成了大势所趋。

然而,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从战略上全面支持全网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原因何在?且听笔者为你慢慢梳理。

3G时代,中国联通的3G基站才区区30多万左右;中国电信当时的CDMA下载慢、专利贵,导致手机价格偏高。在这期间,中国移动就凭着百万基站覆盖的优秀2G网络硬是在3G时代依然稳坐龙头老大的位置。

4G时代,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移动4G网络的综合表现依然是最优秀的,但是上传和下载的理论速度却要比联通电信的速度要低一些。正因如此,为了缩短差距,中国移动要求终端厂商支持LTE Cat7技术,即:上传和下载都支持双载波技术以缩短与联通电信的差距。

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移动的现实问题,由于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以亿计的急剧增加,在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其无线上网速度已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这迫使中国移动不断加强一线城市的4G基站建设,以保证用户的体验。然而,由于人口密集城市的基站本已相当拥挤,同时增加基站数量必然又导致基站间干扰增加,这同样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因此,随着网络复杂度的不断增加,中国移动的网络优化工作变得困难重重。最终的结果是,中国移动的4G网络体验始终不及其它两家运营商。

现如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4G网络方面的优势已然相当明显,中国移动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与日俱增。作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老大哥”,中国移动要想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在新格局定型前做出突破,这一点中国移动自然心知肚明。目前,中国移动已采取一系列自我升级措施。比如:积极推动VoLTE的商用进程,将语音通话转移到4G网络上,以将2G网络使用的900MHz的优质低频段腾出来用于5G。

不得不说,中国移动的执行力还是非常强的。尽管处于相对劣势,中国移动仍在4G战场上交出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单。据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在2016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透露,截至到上个月月底,中国移动的4G用户已经突破了5.1亿人,而4G的基站也提前一个月完成了146万个的计划。移动4G用户的数量占到国内份额将近七成左右。这表明:中国移动4G手机市场占有率非常可观,如果中国移动的用户普遍人手一部全网通双卡手机,他们就有可能在使用中国移动的服务同时尝试使用电信或联通的服务。

事实上,在传统语音和短信成为过去时后,三大运营商早就把转型的主战场放在了流量经营上了。流量经营战的硝烟早就已经开始蔓延,在一些竞争激烈的沿海省份,其省内流量都可以算是免费赠送了,竞争之惨烈可想而知。如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觉到联通和电信的在移动的覆盖难点地区拥有更好的覆盖,加上无线速度稳定性、上网体验等优势将有可能导致中国移动用户出现流失。也就是说:在中国移动4G网络体验存在明显短板的情况下,一旦全网通手机普及,中国移动将不得不面对大量数据用户流失的尴尬局面。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这莫须有的1000亿或许来自业界对于中国移动高效搬迁2G/3G 自身存量用户升级4G的担忧。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移动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就是用户使用着全网通双卡手机,用移动的卡打语音电话,用联通或电信的卡上网。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移动打心眼里不喜欢全网通手机了。

其实,4G时代初期,大量的终端厂商曾迫于中国移动的压力,推出不支持国际主流4G网络FDD的三模“阉割版”手机,以低价抢占市场份额,以用户的利益换取市场利润,与整个4G发展趋势唱反调,使得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的手机无法自由选择网络。但是,在全网通呼声日渐高涨的当下,让备受诟病的三模“阉割版”手机退出历史舞台,堪称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各品牌厂商推出的所有产品中,全网通款型普及率也已经高达95%。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移动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多次表态:“优化终端政策和资源投入,进一步推动支持TDD融合、支持主流模式和频段。”

希望中国移动能够口心如一,全面推动高品质全网通智能手机普及,让中国消费者真正享受到移动通信技术加速升级的网络福利。